等待未來─克倫族的悲歌(一)

--難民營比緬甸老家更像天堂--

人氣 23
標籤:

【大紀元7月3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吳協昌泰國美索特稿)距離泰國美索鎮約一小時車程的美拉難民營收容了約五萬名逃離緬甸的克倫族人。營內難民沒有國籍,生活不便,前途茫茫,但比起仍在國內慘遭緬甸政府迫害的族人,這裡簡直就像天堂。

美拉難民營是泰緬邊境最大的難民營,目前正值雨季,難民營內的道路崎嶇難行,但對克倫族人來說,相對於緬甸軍政府的迫害,難民營就像是他們的天堂//中央社


艾貌(Aye Mung)與五十多名小朋友一同擠在只有十多坪大的教室裡,只有六歲的她,認真的試著畫出難民營外的世界,這是老師開出的功課,但憑艾貌絞盡腦汁,她卻一直畫不下第一筆,因為在她六年的歲月中,全都待在美拉(Mae La)難民營,外面的世界,對她而言,是全然的陌生。

美拉難民營是泰緬邊境中,最大的一個難民營,約略估計有超過五萬人居住在難民營中,其中絕大多數都是克倫(Karen,又譯為甲良)族人,艾貌不是特例,對住在美拉難民營裡的克倫族兒童來說,美拉難民營就是他們的全部世界。

儘管美索鎮仍屬泰國達(Tak)府,但由於地處泰、緬交界,再加上眾多克倫族人前來逃難,泰語在這裡,只算是半個語言,反倒是克倫族語才是大宗。

緬甸屬於多種族國家,境內的民族種類多達上百種,其中最大的為緬族,目前執政的軍政府以及國父翁山、翁山蘇姬等人多屬緬族,第二大族則是撣族(Shan),克倫族排名第三。目前在泰國境內的克倫族人,預估約有二十萬人,也是緬甸少數民族中,逃往泰國人數最多的一族。

克倫族人的起源說法甚多,包括了源自中國北部、高加索山區或是緬甸原住民族的一支。不過克倫族自己相信,他們來自於中東的巴比倫,也就是現在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因此克倫族人大多信仰基督教,與東南亞地區大多信仰佛教的情況迥異。

長久以來,克倫族人一直在追求獨立自主,但卻一直遭受壓迫,獨立的克倫國,已經成為克倫族人的夢想,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

七月十九日是被尊稱為「緬甸國父」翁山遭到暗殺的五十九周年紀念,在兒童發展中心(Children Develope Center)就讀的克倫族兒童,人手一張翁山的畫像,試著描繪出這名緬甸偉人,然而在克倫族歷史上,克倫族有自己的國父蘇巴翁基(Saw Ba Oo Gyi),也有自己的國旗,對大多數克倫族而言,緬甸並不是他們的國家。

事實上,緬甸對克倫族人的迫害,更令人難以想像,燒、殺、擄、掠,讓克倫族人不斷越境逃亡,儘管在泰國,必須面對沒有國籍,沒有身份的茫茫前景,但比起在緬甸,難民營的生活,簡直就是天堂。

美拉難民營是最接近美索鎮的難民營,距離美索約一個小時車程,相較於其他難民營,生活條件已經好很多,然而惡劣的衛生環境,再加上正逢雨季,在美索擔任台北海外和平服務工作隊(Taipei Oversea Peace Service)領隊的賴樹盛說,痢疾與霍亂目前正在難民營內流行,已有許多兒童因此死亡。

相關新聞
避雨慌亂 造成印南難民營二十九人死亡
香港社工明赴泰國助災民
以色列飛彈殺死三名巴勒斯坦聖戰組織成員
中非洲國家蒲隆地旱災  至少120人死亡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