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行腳眾生相系列報導之二

餐飲文化在青藏 伴著歌舞特別香

人氣 6
標籤: , ,

【大紀元7月2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妍君台北特稿)提到藏族食物,首先浮現一般人腦海的,可能就是糌粑和酥油茶,很難再想到其他食物或特色。不過,在青藏高原上,無論藏族或少數民族土族,最大的飲食特色就是以歌舞佐餐,隨著青年男女高歌曼舞,食物吃起來,也似乎多了滿口誘人的香氣。

因應青藏高原缺氧環境需要充分的體力,包括烤羊排(中)、生牛肉(右)、酸奶(左中盤)等藏族傳統餐飲,都具備營養豐富的特色。//中央社

由於藏人遊牧民族的特殊生活習慣,以及高原缺氧環境需要充分的體力,藏人餐飲多半具備便於攜帶和營養豐富特性,糌粑、酥油茶、牛羊肉等飲食因此應運而生。對藏餐廳經營者來說,藏人這些飲食習性,成為藏菜改革的重要參考資訊。

青海西寧著名藏餐廳「蘇姬尼瑪風情宮」的經理仁青吉,是位土生土長的青海藏族人。

仁青吉說,她過去在家鄉時,會與家人趕著牛羊去放牧,並帶上酥油和一些糌粑,裝在包包裡。中午,他們會找一塊靠近水的地方,一邊放牧,一邊用石頭堆起一個灶,再收集附近的牛糞當燃料,將石頭燒紅後,摘地上的蘑菇,稍微清洗後放到石頭上,抹點黃油來烤,等到黃油完全滲透到蘑菇裡頭,烤得香嫩時再吃,非常美味。

根據這個創意,仁青吉在蘇姬尼瑪餐廳嘗試許多蕈類,希望做出類似的佳餚,最後以香菇代替蘑菇,創造出全新的菜色。

她表示,藏族是活在精神層面的民族,對吃不很講究,而且藏族分布很廣,有西藏、青海、甘肅、四川、雲南等藏區,面積佔中國版圖的五分之一,受各地不同民族的影響,各藏區餐飲都獨具特色,沒有統一的模式或定型成為菜系。因此,蘇姬尼瑪餐廳可以致力於挖掘、發展、整理藏菜的角色,拓展出很大的空間。

基於相同的理念,蘇姬尼瑪餐廳將藏族傳統飲料「酸奶」加以改造,放入枸杞、葡萄乾、鳳梨、人蔘果等極富營養的果實,成為一道甜品「宮廷沙拉」,大受顧客歡迎。

蘇姬尼瑪餐廳廚師長巴桑次仁指出,傳統的酸奶做法是將當天擠出的犛牛奶加熱,沸騰後,讓犛牛奶冷卻到溫度適中,再將犛牛奶倒入容器中自然發酵,溫度高的情況下,三、四個小時即可發酵成功。

他表示,由於藏人過去很少有機會吃到蔬菜、水果,酸奶幫助消化,加上營養豐富,是很健康的飲品;餐廳改良這道飲品,讓它兼具養生功能後,更符合現代人的需求。

在位於青海的互助土族自治縣中,喝起來略帶鹹味的釀茶,與藏族的酸奶和酥油茶,具有異曲同工的效用。兩岸記者青藏行採訪團導遊小季說,和漢人平時喝的龍井、碧螺春等涼性的茶類相較,釀茶屬熱性,既可幫助消化又可提神,對高原地區居民特別有益。

另外,外地賓客剛到互助土族自助縣時,土族居民殷勤勸酒的舉動,總讓人難免有些招架不住。

青海互助土族自治縣居民相當殷勤好客,只要到家裡用餐的賓客,每個人都會被敬上三巡酒,喝到讓人招架不住。//中央社

小季表示,青海流傳一種說法:在互助縣「麻雀都能喝三兩酒」,以顯示互助縣居民的喝酒的海量。因此,在互助土族自治縣的餐宴場合,每個人都必須被勸上三巡酒,也就不足為奇。

巧合的是,藏族和土族傳統中,載歌載舞都是餐飲場合上非常重要的元素。這類場合中,土族姑娘清亮嗓音高歌的一首首山歌「花兒」,讓人就算不被頻頻勸酒,也要不自覺地迷醉。

正如號稱「不會說話就會唱歌,不會走路就會跳舞」的土族居民,仁青吉說,藏族人是特別能歌善舞的民族,傳統上,只要吃飯時就肯定有歌舞,包括平時在家裡也一樣,「我們吃著吃著,父母就會唱起歌來,我們也跟著唱起歌來,這是民族的天性」。

她指出,經營藏餐廳時,由於認為歌舞是藏族餐飲很重要的一部分,她也試著將歌舞融入進餐氛圍中,希望每位顧客都感受到歌舞的美妙,愈吃愈香愈美味。

相關新聞
醫學專家:三類人員慎上青藏高原旅遊
紀念文成公主進藏 日月山成觀光景點
旅遊類型多元  旅遊醫學日益重要
青藏公路兩車相撞廿人傷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