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併西門子後的明基正在創造雙贏

人氣 3
標籤: ,

【大紀元7月15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育立柏林特稿)購併德國西門子手機事業群的明基行動通訊(BenQ Mobile),去年10月1日開始在德國慕尼黑原來的西門子手機總部掛牌運作,首要目標是在今年年底前轉虧為盈。

併購虧損累累的西門子手機事業,明基的舉動被視為是走向品牌之路的豪賭。不過,明基全球營銷總部總經理王文燦在慕尼黑總部的辦公室接受中央社訪問時,手上把玩著剛剛才在德國上市的EF81新手機,不經意透露出難掩的自豪。

王文燦說,就如雕刻家對石材和木材的特性研究得很透澈一樣,這支手機從金屬密合、烤漆、到開閉的機械結構,都說明德國基礎科學研究的札實,和對金屬等原始材質的掌握,如果換一個環境就做不出來了。德國南部巴伐利亞邦的首府慕尼黑,是德國IT產業與基礎研究最先進的地區之一,不僅擁有德國最好的工科大學,著名的BMW車廠也座落於此。

明基的電子和面版專業,加上西門子的機構、材料、塗裝和音響人才,設計出這支高檔手機,市場反應仍有待考驗。不過,更多人質疑的是德國的勞工成本高昂,併購後為了支付德國手機廠上千位員工的薪水,明基將付出高額代價。對此,王文燦強調,德國工程師對品質控管和製程改善很有經驗,這是德國獨有的優勢,多少人想來學、甚至想要花錢買都得不到,這些經驗現在全歸於明基,非常珍貴。

王文燦指出,德國工程師的分析能力很厲害,馬上就能找出問題對症下藥,加快生產速率,短時間內生產出高階的手機。對明基來說,製造技術強大的德國廠是帶頭的「快速生產中心」,等到產量以後需要擴充,全球其他生產基地就可仿製德國廠的製程生產。

去年6月7日,西門子與明基分別在德國和台灣發布併購的消息,西門子授權明基使用西門子手機商標18個月,明基西門子雙品牌五年。很多人好奇,西門子怎麼會把手機事業交給一家台灣公司?曾親自參與談判的前西門子高階經理、現任明基行動通訊策略與聯絡部門副總裁史都普納(Marco Stuelpner)說,當時西門子的確曾與其他手機製造商洽談,不過權衡利弊後,還是選擇明基,因為明基帶給西門子希望。

史都普納說,明基和西門子不僅在各自專精的市場和製造專長互補,西門子與電信業者關係良好,明基很快就能讓產品上市,這樣的合併只會帶來互利。另一方面,史都普納根據業界的趨勢指出,手機愈來愈強調多媒體功能和先進的顯示器,材質和價值感也日益受到重視;領導流行趨勢的新興市場在亞洲,明基不論生產或銷售據點都貼近亞洲,與明基合作對西門子最有利。西門子手機事業虧損多年,員工的挫折感很深,明基能帶給西門子員工希望,而且保住最多的工作崗位。

身為少數參與談判的前西門子經理,史都普納坦言,他個人對明基的勇氣感到敬佩,這起併購的確存在風險,不過機會大於風險。他說,光從結合德國製造的精密度和台灣多媒體優勢的雙品牌新手機,就可清楚看到明基與西門子合併後的加分效應和品牌定位。一位不具名的工程師也說,過去在西門子旗下就像拉上手煞車開車,不斷受到打壓,限制重重,現在終於可以一展所長好好發揮。

業界的經驗顯示,兩家不同文化的企業合併後,一定會衍生企業文化衝突和融合的問題,曾多次到台灣、與遠在台北的同事天天用英文通電話的聯絡部門主管穆勒(Stefan Mueller),對此感受特別深刻。他說,西門子歷史超過150年,原本就有44萬名員工,企業文化相當僵化,併購的消息傳出時,很多員工的確感到不安。不過穆勒說,當明基主管接連透過視訊轉播和電子郵件等方式與員工溝通,詳細說明公司策略後,原來的恐懼一下就煙消雲散。

去年10月1日,明基行動通訊正式上路,西門子員工幾乎全都留下來為新公司效力。現在不僅台灣的員工常常來慕尼黑,德國員工也常跑台北,公司還提供中文和德文課程供兩地的員工進修,慕尼黑總部的餐廳也供應台灣美食讓德國員工嘗鮮。

穆勒表示,明基入主後,西門子時代原來分散在各部門的對外公關、公司內部溝通和聯繫投資人等工作,全部由同一部門管理;結果人力雖然比西門子時代少七成,卻完成三倍的工作量,大幅提升工作效率,「台灣人更結果導向,也更務實,值得德國學習。」

相關新聞
宏達電不到85億 明基微幅成長
聖彼得堡經濟論壇以金磚四國議題來吸引外資
諾基亞與西門子同意合併電話設備業務
Nokia與西門子電話部門要合併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