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社會百態——一百個細節(11)

標籤:

【大紀元4月29日訊】
    五十一 建議總理新浪開博
  
  新浪博客天下聞名,如今正期待著一國總理的光臨。
  總理素有愛民形象,若在新浪開博,一定能擊起千層浪,點擊率肯定超過“炒作女王”老徐不知幾千裡也。
  因為,網民(共和國公民的一部分)還是更關心國家的政治前途以及經濟發展的。
  
  在此兩會之機、十一五計劃制定之時,總理新浪開博,可算是中國民主建設的一個特色了。
  想想中國的最高行政權力當局能夠在網絡上以博客的身份,傾聽同樣身為博客或網民的公民的聲音與思想,確實是一項創舉。
  當然,要贏得這樣的創舉,似乎需要新浪的仁人志士懷著先天下之博而博、後天下之客而客的高尚情操,努力推動政治入博。
  國務院有自己的網站,www.gov.cn,2006年1月1日正式開通,而且各個部委大多有自己的分網站。
  看來總理入博也為期不遠了,可千萬別搞得跟國務院網站似的那麼一本正經啊。
  
  根據中國官場原則,總理在新浪開博後,必定能引起一次政治博客大潮。
  各大部委、各個省市一定會跟風而動,部長們、省長們、市長們也會在新浪相繼開博的。那時候就更熱鬧了。
  政治民主、經濟娛樂,各方人士濟濟一堂,大話天下。
  而最有意思的,莫過於國家信訪局的博客了。這肯定成了一個可以公開告狀的地方,一紙信訪留言立刻天下皆知。
  
  於是博客不僅是個人日記、文集,更是一處中國國情的大總匯了。
  
  那麼,總理有沒有寫博客的時間呢?
  想想吧。
  如果總理每周抽出十分鐘來寫博客傾聽民意與回聲,那麼中國的官員們似乎也會效仿,而以十倍的時間來這麼做。當然效果各異,真誠度不一。
  但希望溫總理能用看家信的心思來對待這十分鐘。
但願他的秘書們能有和總理一樣的情懷來替後者完成那剩下的7x24x60-10分鐘。

     五十二 只有世界的,才是民族的
  
  中國的文化精英們時不時會脫口而出一個口訣: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他們要以此來解決很多棘手的人文文化的課題並增強民族的自信心。
  而美國人的邏輯正好相反:只有世界的,才是民族的。他們想籍此來表明,他們處在世界的中心、全球文化的制高點。
  
  中國的文化精英們之所以會有那樣的口訣,是有著曲折的精神體驗的。在新時期,很早就出現了文化上的尋根運動。其代表人物之一的馮驥才,至今尋根不止,而且邊尋邊保護。然後,就是第五代導演導演的電影頻頻獲得國際大獎,再次使民族文化成為熱點。
   雖然有人指出這些所謂的民族文化都是落後的房舍田地和破舊的桌椅板凳,但這畢竟是中國獨具的。難道要這些文化的創作者去和外國人比高樓大廈、搖滾、科技 麼。似乎只能如此了。雖說家醜因外揚而受到了國際上的鼓勵,可這只是表面的理解。更深的認識就該是,民族的文化積澱震懾了外國人的神經。
  
  而美國人之所以會反著說,也是因為他們這樣成功過。美國人擁有強勢的文化,自然不用特別強調其文化的民族性。就民族文化的組成而言,可能更多的是移民帶來的外族文化。就其歷史來說,當然比不過我們的秦磚漢瓦。
  美利堅民族,其歷史淵源尚不及其文化久遠,它當然要這麼說了:只有世界的,才是民族的。更為關鍵的是,美國的民族文化應是一個更為復雜的新文化,包含了:科學、人文和政治。這樣的文化必須依賴廣泛的民族融合和交流,必須是一個新民族才可能包容的。
  
  再看我們的精英們所宣揚的口訣,基本上只局限在人文文化上,和科學、民主基本不能沾邊兒。是啊,這樣的文化除了是民族的,還能是誰的呢。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是啊,我們除了民族的文化,還曾擁有過世界的文化麼。以後,我們一定會具有這樣的文化。因為我們意識到中華民族可以和美國人一樣以博大的態度來對待世界的交融。
  但現在,在我們還只能以民族文化來論文化的時候,我們也只能把民族的文化加工得更具有世界性了。所以說,“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這不僅是個偽命題,更是一句廢話。
  
  更為關鍵的是,一個民族文化的核心到底是什麼?
  依我的理解(而非那些高唱口訣的精英們的思路),該是民族生產文化的能力和創造文化的能力。
這些方面的文化,恐怕那些精英還沒有來得及研究吧。

    五十三 漢語的雙重人格
  
  漢語實在發達。以前是外來語,現在是網語,還有很多政治社會商業廣告的生造,真是眾聲繁華。而漢語的發達,還在於其雙重人格的構造。
  以下舉些例子。請看:
  
  有“士可殺不可辱”,則
  有“大丈夫能屈能伸”。
  
  有“是可忍孰不可忍”,則
  有“小不忍則亂大謀”。
  
  有“殺身成仁”,則
  有“識時務者為俊傑”。
  
  有“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則
  有“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有“井底之蛙焉能知大海”,則
  有“一葉而知秋”。
  
  有“富貴不能淫”,則
  有“有錢能使鬼推磨”。
  
  有“公僕”,則
  有“父母官”。
  
  有“華山自古一條路”,則
  有“條條大路通羅馬”。
  
  有“義無返顧”,則
  有“好漢不吃眼前虧”。
  
  有“士為知己者死”,則
  有“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這就是漢語的雙重人格。它和語義褒貶完全不是一回事。它更多地表現出漢語思維的兩面性。這些“泛成語”其實是歷史的積澱,是我們的祖先、先人和同代們在各自的生活社會實踐中根據具體語境說出來的,一定很是擲地有聲。
  每個人,當他得到漢語系統的完整教育之後,就能在大腦裡形成完全不同的兩套思維模式。一套是儒家式的義理哲學,一套則是世俗的明智文化。兩套價值體系並存,常能令人不知取舍。
   每個人都可以從漢語裡找到自我辯護的“泛成語”,其實也就是找到了在“泛成語”及漢語背後存在的道德支撐。因為漢語的很多“泛成語”都來自於歷史事件, 都是從典故而來,都是五千年文明的積累。每個“泛成語”能夠流傳至今,正說明其道德價值為中國歷史社會所容,說明這是世人所遵守的某類規則(無論是法則還 是遊戲規則,也無論是明規還是潛規則)中的一款。
  更為復雜的是,兩套體系又能交叉互動,形成許許多多的子體系。這樣一來,每個人都能在自己的世界裡找到漢語道德的依據。漢語道德與根本的倫理道德體系的不同在於,它只是一套說辭,一套寬解自己與他人的話語。它不是真正的道德,它只能在精神上得到一點點的勝利。
  
  探討漢語的雙重人格,其實質是映射出道德本身的不確定性。我們的道德似乎正處在一個與漢語同步更新的時期。外來語帶來國際的觀念、世界的良知,網語影響到新一代人對社會的認知,而商業文化媒體生造出的新詞匯更是令人莫測高深。
  眾聲的喧嘩意味著眾生對話語權利本身的敏感。每個人在今天都逐漸有了發言的權利,甚至是制造新詞、新的“泛成語”的權利與機會。
  因此,漢語的這種二元人格也會更加多元化,體現出現世道德的多義性。
  

   五十四 關於“有尊嚴的乞丐與服務員小費”的QQ對話
  
  李平 23:25:50
  我給你提供兩個細節,你看看有沒有興趣寫: 一個是關於中國人在飯店吃飯沒有習慣給小費的問題, 其實在中國,服務員的待遇之低,是無與倫比的,
  所以在中國實在是該學習人家西方 另一個就是中國的乞丐, 太不專業了
  李平 23:26:07 不知道我說的這兩點你寫了沒有的
  李平 23:26:24 反正在前面的四十多個裡沒有,
  世紀嬰兒 23:26:37 沒有啊。乞丐不專業,到底啥意思?
  世紀嬰兒 23:29:48 ?
   李平 23:30:34 乞丐應該也可以作為一種職業的, 在西方國家的乞丐並不需要犧牲尊嚴去換取施舍的, 但在中國,好象形成了一種錯覺,就是當乞丐只能穿上非常骯臟的衣服,上面非要沾上很多土才可以, 其實乞丐的衣服破點無所謂,如果把洗幹淨了是不是就會讓人們覺得他們還是有尊嚴的?
  世紀嬰兒 23:33:11 你說得有道理。乞丐也是有尊嚴的,也可以作為一種職業,妓女都是職業,憑啥乞丐不行。非得走投無路才能行乞嗎。
  李平 23:33:46 可能是我的表達不甚清楚 關於乞丐的問題我也是有感而發, 我看到的大街上的乞丐沒有一個不是臟西西的, 難道不能把衣服洗幹淨了再出來乞討嗎, 我說的意思是這個
  世紀嬰兒 23:34:15 跟你討論一下,引申下來。那有個問題,如果是職業的話,那麼乞丐還是該出賣點什麼才能換取報酬吧。那他出賣什麼了呢?
  世紀嬰兒 23:37:12 差不多,乞丐出賣的是可憐
   李平 23:39:27 那可以逐漸的形成這樣的習慣啊,我以前也不習慣給, 現在給也是給的很少,但我想帶個頭, 你知道現在一般酒店普通的服務員收入多低嗎? 都是正值青春年華的他們,可能一個月的收入只有600元左右, 我覺得這樣下去是會有問題的, 在國外,一般服務員的收入不會低於社會平均收入太多。
  世紀嬰兒 23:40:19 你說得很有道理,這是個美德啊
  李平 23:40:35 恩, 你提的那個問題我以前沒想過, 我會好好思考思考,呵呵, 也許包含了其他的道理在裡面暫時我們沒想到的
   李平 23:43:31 是啊,但是我看現在大部分酒店裡,根本沒有給小費的習慣啊, 有的三星酒店都沒有這樣的習慣, 其實每次吃飯都是享受了服務員的服務的,應該為此額外買單啊, 每個月600左右的收入(中部地區普遍是這樣,可能發達地區高些)明顯不足以補償他們的勞動啊, 你說對不吧,
  世紀嬰兒 23:44:28 可是有的餐廳收費裡包含服務費了
  李平 23:44:35 比如說當老師吧, 有基本的工資,但是每次上課都會有額外的課時費啊, 其他的職業很多也是這樣, 我想服務員也應該是這樣吧,更何況他們的收入如此低
  世紀嬰兒 23:47:27 服務員收入低,這主要是由市場和勞動的含金量決定的
   李平 23:50:09 如果你有空的話我希望你也考慮考慮關於給小費習慣的問題, 我覺得這應該涉及到是否尊重人家勞動的意思在裡頭, 說實話第一次給人家小費的時候我覺得很不好意思,塞了五塊錢給人家說是小費然後頭都沒回頭看就走了, 但是走了後我覺得很應該給,收到小費的服務員應該也會因為自己的勞動受到了別人的肯定而感到高興的
  世紀嬰兒 23:51:04 我倒是在洗手間給過幾次小費 那裡不給反而不好意思了
  李平 23:52:03 你的工作應該是和經濟有關的吧,呵呵 那你不覺得如果六百的工資已經嚴重背離了市場規律了嗎? 不能以中國人多就作借口來否定服務行業人員工作的含金量吧
  世紀嬰兒 23:52:39 我做IT,網絡,VOIP
  李平 23:53:59 那你的經濟觀念很強, 那你寫吧,不打擾你創作了, 等有空可以再討論討論關於工作量含金量的問題,
  世紀嬰兒 23:54:43 不過我覺得把我們的對話就可以當作54了 這樣很自然主義啊。當然,還要加工加工。
  李平 23:56:06 我覺得現在有些工作,比如有些公務員每天一杯茶,一張報紙就混一天的工作更沒有含金量。 比如我以前實習過的統計局,我敢肯定我沒有見過比他們更悠閑但是福利更好的工作了
  世紀嬰兒 23:56:59 是的,我是拿你剛才說的教師和服務員做對比說的
  李平 23:58:49 在西方國家,市場經濟應該算是比較成熟的,但他們的社會是比較認同服務行業和體力勞動者們勞動的價值的, 這個從他們的收入比較就可看出來,沒有我們這邊的懸殊這麼大的
  李平 00:01:48 我們國家很多方面的勞動價值其實是完全背叛了價值規律的, 比如礦工這種高危險性工種,收入卻不到社會的平均收入水平,他們冒的是生命的危險,他們的付出期望值幾乎可以看成是無窮大的,可他們的報酬卻沒有體現這一點。
  世紀嬰兒 00:02:24 對,對礦工絕對是完全的剝削
李平 00:03:08 那對服務員至少也是很嚴重的剝削,雖然比礦工的程度要弱一點

  
   五十五 數字化政黨的統計學分析
  
  孫中山
  3民主義
  5權憲法
  
  毛澤東
  99%的幹部是好的
  3大紀律、8項注意
  10大關系
  
  周恩來
  4個現代化
  
  鄧小平
  4項基本原則
  4個“有利於”
  100年不變
  
  江澤民
  3個代表
  (台灣問題)江8點
  
  胡錦濤
  新“3民”主義
  8榮8恥
  
  中國人喜歡講虛數,比如虛歲,比如白發三千丈。
  毛澤東說99%的幹部是好的,其實是虛指,意思是大部分幹部是好的。
  可江青非要說一定有1%的幹部是牛鬼蛇神。於是就有了牛鬼蛇神的指標。
  指標是什麼,就是概率,就是倒霉的命運一定會落到某個人頭上。
  
  鄧小平講改革開放100年不變,其實就是永遠不變的意思。
  他講土地承包50年不變,其實也是永遠不變的意思。
  可人們總是不放心,非要個具體數字來承諾一下。於是就有了100和50。
  這時候中國人又要擔心虛數太虛了。
  
  我又想到了10000歲。
  這麼寫10000歲是不是有些怪,但看上去卻比“萬歲”更明確吧。
  
  所謂“數字化政黨的統計學”,就是一門虛實結合的學問啊。
  
  在這些數字當中,可以看到4和8出現最多。
  為什麼呢?
  這其實和我們這個民族的語言偏好有關。
  漢語成語都是四字箴言吧,而且源遠流長的古典詩歌中都是4絕、8律。
  
  至於說孫中山的3民主義和5權憲法,為啥是3、5,那正好說明其來源於“三權分立”學說,這也是為什麼他不使用4和8的原因吧。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轉自互聯網論壇﹐未經本站核實

相關新聞
大陸社會百態------一百個細節(2)
大陸社會百態------一百個細節(3)
大陸社會百態------一百個細節(4)
大陸社會百態------一百個細節(5)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