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賽系列:旅外年輕打者挑大樑 國內職棒良性競爭

標籤:

【大紀元2月24日報導】(據中廣新聞報導) 這一屆經典棒球賽的中華隊,跟過去的中華成棒隊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美日職棒聯盟大幅度開放旗下球員代表祖國參賽,中華隊從曼谷亞運以來,一路徵召旅外球員,但真正替中華隊立下汗馬功勞的選手,算起來還是王建民、曹錦輝、張誌家等等投手。(陳楷報導)

野手部分除了陳金鋒6年來一枝獨秀以外,其他球員在打擊上有一大段落差,7年來中華隊的旅外球員在國際賽交出三成打擊率,但國內選手只有兩成三一,每次中華隊國際賽,「貧打」總是球迷最擔心的問題。

中華隊的總教練林華韋表示,旅外選手既然能被國外球團「慧眼識英雄」,自然擁有優於國內選手的條件。旅外球員長期在美日接受高水準的訓練,尤其是這次經典賽,西雅圖水手隊的陳鏞基、洛杉磯道奇隊的胡金龍兩名內野手歸國調整,他們的打擊技巧跟觀念都讓國內球員了有見賢思齊的機會。

陳鏞基表示,在國外的訓練器材條件,其實台灣也有,但是國外小聯盟比賽一年超過130場,幾乎每天都有比賽,也每天都會碰到新的投手,打多了就不會擔心碰到什麼怪投,就算碰到了也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適應。

陳鏞基表示,國外的打擊訓練份量不會太重,只要求球員抓準基本的擊球點,他觀看同隊的鈴木一朗練球,一朗也不會在練習時打大支的全壘打,反而是對不同的球路打到球場不同的落點反覆練習。

陳鏞基去國外2年,身材也明顯粗壯許多,他表示選手都必須自動自發做重量訓練,一個禮拜可能2到3次,相比他在國內的大學球隊,1個月可能也不見得做到2-3次。

胡金龍剛去美國的時候又瘦又小,人家還以為他是球員的翻譯,但他3年下來也練出體格,他也指出平常球隊練球可能只有4小時,但是選手一定得自我要求,針對不足的地方改進,長久下來也培養出選手自動自發的態度。

林華韋則認為,旅外選手不論訓練或者比賽,就是比國內選手認真,因為國外競爭太激烈,你不認真自然就被淘汰,林華韋舉出陳金鋒做例子,說明選手的心態才是關鍵。

胡金龍跟陳鏞基這2名球員都被認為有條件登上大聯盟,雖然中華隊少了前輩陳金鋒,但這也正好是年輕一代旅外小將挑大樑的機會。加上旅日的林威助、陽仲壽等等選手,也逐漸在日本職棒嶄露頭角,放眼未來的北京奧運,中華隊將可以排出全部旅外的內野手甚至先發9人,對國內職棒選手當然是刺激,但也是最好的良性競爭。

相關新聞
王建民彭政閔 放棄經典賽
王建民缺席世棒經典賽  南韓隊喜出望外
經典賽移訓酒醉風波 LA NEW不懲處黃龍義
澳洲鬧酒失態 熊黃龍義、林智勝鞠躬道歉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