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義務教育的「商品化」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2月22日訊】(自由亞洲電臺記者含青採訪報導)中國的義務教育法實施已近20年,但是中國義務教育的「商品化」使基礎教育開支成為學生家長的經濟重負。

據美國中文網絡媒體《多維新聞》社報導,中國義務教育資源變相「商品化」日益嚴重。比如在天津,只要是稍好一點的初中,早已改為「民辦公助」的學校,市教委統一規定的收費標準是一學年3,300元。

天津市的一位老師說,所謂「民辦公助」無非是換個名稱,實際上和公辦學校完全是一回事,校長和教師都是原班人馬,是校中之校。家長要嘛多花錢讓孩子讀「民辦公助」的好學校,要麼讓孩子進入公辦的較差的學校。

北京理工大學的胡星斗教授說,這種現象目前的確非常嚴重。

胡星斗:「中國義務教育商品化或者是教育產業化,帶來了非常嚴重的問題。學校成為收費的一個場所,特別是許多學校都在辦校中校。有些公辦的學校,但是它拿出核心的資源來辦一些私立的托中、私立的小學,實際上就是解散了公辦學校的資源,把好的老師都拿到私人學校去上課,私人學校是高收費的。公辦學校的學生所受到的教育,權力上受到了侵害。」

談到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胡教授認為,主要是政府要卸財政上的包袱。

胡星斗:「主要是政府為了減少對義務教育財政的投入,所以也把義務教育完全給私營化了。我們說中國所存在的問題就是,政府不履行義務教育的責任;而義務教育階段之外的責任又不讓社會來承擔。比如說高中、大學,應當是動員各種社會力量;而義務教育就應當是政府的責任,政府應當把主要的財政資金都放到義務教育上。」

貴州的獨立評論人士曾寧說,中國的所謂9年義務教育名不副實、或者說已經名存實亡。

曾寧:「所謂義務教育,它指的是九年就是小學六年和初中三年,學校應該是基本免除所有的費用,但是它仍然以各種各樣的名目來收取各種各樣的費用,這一部份費用它的數值不是一個小數目。那麼這樣中國受教育者的家長承受這麼大的一個教育費用、教育開支,基本上可以說中國的義務教育應該說是名不副實的,說嚴厲一點的話應該是名存實亡。」

曾寧說,現在中國的教育不僅無法體現公平的原則,而且造成中小學教育的嚴重兩極分化現象。

曾寧:「一方面,多數中國民眾的孩子基本上正在逐漸的喪失接受教育的這樣一種能力和條件,那麼高等教育還有其它一些貴族學校,一些所謂的私立和民辦學校,包括中學、初中、高中和小學的這些私立和民辦學校,它們基本上面對的主要是在整個改革開放過程中暴富的極少數階層。」

報導說,按照中國的義務教育法,國家用於義務教育的財政撥款的增長比例,應高於財政經常性收入的增長比例。1993年國務院頒布的《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中也提出,到20世紀末,實現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達到4%,但直到今天,距離這一目標仍相距甚遠。

(據自由亞洲電臺錄音整理)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禾丁:中美義務教育經費對比
北京小學生控告教委會違反義務教育規定
中國電商速推「川普遇刺T恤」 又速被下架
深圳失業率飆升 失業者在圖書館佯裝「上班」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