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能力卻得離鄉 人才外流匯款支撐菲經濟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11月26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行健馬尼拉特稿)作為一介平民,如果非選擇不可,家鄉與麵包你會選什麼?作為執政當局,如果「人」、「財」不能兩得,你會要哪個?就菲律賓人民而言,他們似乎選擇了後者。

過去幾十年間,在國家經濟欲振乏力、44.1%的人民每天靠二美元生活費度日的情況下,菲律賓平均每天有數以千計的勞工出國尋找更青翠的草原,成為所謂的海外菲勞(OFW)。

教育普及 為外所用

今年8月,中華民國駐菲律賓代表吳新興到呂宋島北部的怡洛戈斯省參訪,省長馬可仕二世(也就是前強人馬可仕總統之子)提到,該省有三分之一的民眾正是在台灣工作;稍後,陪同吳新興參觀市政建設的官員指著鬧區數排新蓋好的公寓說,許多戶買主都是海外菲勞或他們的親屬,包括在台灣工作的菲勞。

事實上,這樣的情況不只在怡省可見,在菲律賓其他各地也比比皆是。

根據菲律賓中央銀行統計,分布在全球140個國家的菲勞去年共匯回107億美元,相當於國內生產毛額的13.5%。僅就今年前六個月而言,匯款已達60億美元,比菲律賓第二大出口貨品成衣的收益高出六倍,使得「人」成為菲律賓的重要出口「項目」之一。

海外菲勞匯回的美金支撐了菲律賓的經濟,帶動了個人消費,他們身在異鄉時負擔在菲親人的生活費、教育費,回國後更是購車買房,或開始一份小生意,衣錦還鄉,令鄰人羨慕不已。

雖然隻身在外打拼的背後隱藏著無數的辛酸與犧牲,但只要懂得理財,約三、四年的光景就能從家徒四壁一躍成為中產階級,因此菲律賓中、低階層民眾,出國賺錢的意願相當高。

菲律賓是亞洲最早推行國民義務教育的國家之一,十年基本教育,六年小學,四年中學,大學視科系而定從四年至八年不等,國民教育水準頗高,被評為中等人力發展國家,且課堂上多用英語教學,因此她的人力資源也很受國際勞工市場的青睞。

對政府來說,民眾出國工作不但紓解了就業壓力,也匯回大筆美金,使得脆弱的經濟免於崩潰,因此自然是樂見其成,並採取諸多鼓勵措施,於是海外菲勞人數過去30多年來一直穩定增加。

政府有計畫鼓勵出國

根據菲律賓海外勞工就業處今年5月發布的報告,從1972年政府開始有系統地鼓勵勞工出國開始,一直到2004年底,菲勞出國人數自1萬4366人增至93萬3588人,每年平均增加2%,與菲律賓當前的人口成長率相當。時至今日,海外菲勞總人數估計已逾800萬人,相當於菲律賓總人口的一成,而其中,只有33.4%是非技術勞工。

對許多台灣人而言,一提到菲勞就會令人聯想到每週日在社區公園聚集的家庭幫傭或工廠勞工,這是許多台灣人對菲勞的刻板印象。

事實上,菲勞就業性質視各在地國的需求,有著很大的不同,整體而言,在台、港、星以家傭或看護居多,在日本大部分是娛樂藝人,在中東地區多為半技術或技術勞工,而在歐美地區則是技術勞工及專業人員。

報告同時指出,1972年到1987年間,出國菲勞多為工廠勞工,約占百分之41.3%;專業和技術人員只占11.9%。然而,隨著市場需求的轉變,出國菲勞的結構也發生異動,1992年到2004年間,專業和技術人才從整體勞工的27.7%增至33.2%,特別是在2000年以後,這類高級人力出國比例已超越傳統的工廠勞工,其目的地除了歐美新興勞動市場之外,也包括亞洲及中東等傳統市場。

根據海外勞工就業處的年度報告,2005年獲外國新聘的專業暨技術相關人員,包括護士、資訊科技人員、土木工程師、X光師、機械工程師、醫師、教師、會計師、飛機駕駛員等,計達6萬3941人,雖然低於2004年的9萬4147人,但仍是一個令經濟專家擔憂的數字。

今年上半年出國的菲勞共有14萬9213人,其中行政暨管理人才及專業技術人員達1萬7000人,使得攸關國家命脈的所謂「關鍵產業」面臨了大失血的窘境,其中以對醫護業的影響最為顯著。

醫療體系大失血

衛生部估計,目前約有16萬4000名菲律賓護士在全球各地服務,其中10萬人是於過去12年之間離境。經年累月下來,護士人手嚴重短缺,已有至少1000家醫院被迫關門。

護士在菲國醫院的年薪約在1500美元上下,但他們在美、英、日等先進國家的酬勞可達兩倍以上。令人擔憂的是,就連菲律賓醫師也因重利誘惑而自願降級報考護士,以謀取出國機會,據報迄今已有4000名換跑道的醫師出國。護士與醫師紛紛離去,導致菲律賓醫療體系人手吃緊,許多偏遠地區民眾因得不到適當的醫療照顧而枉送性命。

人才出走也在航空業投下震撼彈。業者估計,從2000年迄今,菲國700名符合機長資格的飛機師中已有逾120人被挖角,菲律賓最大的菲律賓航空公司在2003年至2005年間,就有80名飛機師被香港、韓國、中東、新加坡、中國、甚至斯里蘭卡的同業挖角,相當於公司飛機師人數的20%,使公司在擔心人手不足的情況下,不敢貿然拓展業務。

據了解,菲航資深飛機師的月薪為4000美元上下,但是外國同業卻出價6000到1萬美元,為此,菲航調薪10%,增加其他福利,並將強制退休年齡自60歲升到65歲,但仍阻止不了機師出走的狂潮,今年上半年又流失了15名飛機師。

航空業的問題不只發生在天上,在地面亦然。民航署在一份報告中說,自2000年以來,菲律賓約3000名飛機維修員已有半數離國。

老師跟神父也出走

作為國家人才培育機構的教育體系,也出現人才外流的跡象。根據統計,被國外禮聘的菲國教師從2004年的542人增至2005年的789人,增幅達45.6%。勞工部估計,美國每年需要1萬名教師,如果菲國教師持續出走,菲國未來人力資源的前景堪憂。

菲國中小學教師在國內執教的薪資大約相當於225美元,如果在公立學校執教,有時還要因教育部拖欠薪水,而被迫向地下錢莊舉債度日。

但是在美國,外籍教師的月薪可達4000美元,比在菲律賓教書一年還要多,兩相比較之下,只要機會來臨,是去是留其實不難選擇。

菲律賓是天主教國家,但連神職人員也棄家鄉而去,退休紅衣主教巴卡尼就曾向媒體感嘆,大批的神父及神學院學生因生活費不足而遠走異鄉。

媒體之前一則報導稱,一名鄉下的神父在沒有主持彌撒時,還得充當公車司機貼補家用,令外界不勝欷歔。

早在1995年,已有500名菲律賓神父及修女在美國教堂服務,巴卡尼估計,近年出走的速度更快,使得目前教會缺少神職人員的情形更為惡化,目前神父對信眾比例為一比1萬5000,和理想的一比2000相去甚遠。

菲律賓移民勞工暨海外菲勞法規定,政府可在國家利益及公共福利受到威脅時,強制禁止關鍵產業的人員出國。如今人才外流開始束縛了相關產業的發展,已有業者要求政府做此舉措,但馬尼拉基於人權及經貿全球化精神,僅象徵性地針對特定申請出國的專業人才設定了六個月的緩衝期,讓他們在出國之前有充足的時間三思。

匯款支撐國內經濟

人才外流對國家是利是弊,政府當局與民間學者的立場不一。

根據世界銀行2004年的報告,菲律賓的海外匯入款項高居全球第四位,居於印度、中國及墨西哥之後,龐大的匯款的確讓政府在面對經濟問題時輕鬆許多。菲律賓中央銀行說,專業和技術人員薪資較高,是海外匯款總額逐年增加的推動力之一,僅去年即匯回13億美元。若禁止他們出國,短期內對經濟必然不利。

勞工部官員也表示,海外菲勞多是暫時性的出國,他們根留菲律賓,除了匯回大筆美金之外,也緩和了失業率,促進技術轉移和貿易流動,讓菲律賓受益。

然而,人才外流卻是一把兩刃劍,菲律賓大學經濟學院教授甘馬丘指出,專業及技術菲勞的大出走,不但使國家在人力資本的投資上蒙受鉅大損失,同時也會導致產業崩潰,經濟停滯不前。

即使如此,海外勞工就業處相信禁令無助於防堵人才外流,反而會使他們轉入地下,增加管理上的困難,因此他們將繼續現行政策,推銷更多菲律賓勞工出國就業。

人才與錢財,菲律賓當局目前似乎是選擇了後者,但菲律賓總統雅羅育不久前說過,她將致力改善經濟,讓出國工作成為菲人「自主性的生涯規畫」,而不是一種「必須的選擇」。或許這正是抑止人才外流的長遠之道,但在此之前能否找到讓海外菲勞、聘雇國以及供應國三贏的辦法,也是相關官員面臨的挑戰。

相關新聞
一月份海外菲勞匯款回國逾九億美元
世界銀行:菲律賓今年經濟成長但窮人增多
二月份海外菲勞匯款回國成長11.6%
菲國經濟抵抗力強勁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