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新月異」 老居民滿腹辛酸

標籤:

【大紀元11月25日訊】北京近年來拆遷改造,舊胡同已經拆得差不多了,新樓大廈林立,但北京的老居民卻遭了劫。大多數居民都是普普通通的人,不經商不做官,每月的收入勉強維生。可是北京房價高得追紐約趕東京,京城的百姓被拆遷趕得東奔西走,他們在新樓腳下望天興歎。

  北京的老居民在城裡住慣了,故居難離,而搬遷又都是去遠地方,老街坊沒了,買東西看病也都難了。再是房價一升再升,政府給的搬遷費買不了一套房子,而且越不買,房價就越貴,手裡的幾個錢就越不值錢。貸款買房吧,可是用什麼還呢?北京的房價一套大約50萬,一個工人不吃不喝,也得干四十多年。

  為了照顧北京低收入的居民,政府陸續建了一批經濟適用房,房價低一些。但是對於普通居民,經濟適用房很難得到,往往在下撥前就走了後門,投機商通過賄賂走門路,從內部買了經濟適用房,然後以高價商品房賣出,牟取暴利。更有甚者,乾脆就是倒騰經濟適用房的指標。

  車先生住小江胡同,拆遷後得到兩個經濟適用房的指標,但是人們告訴他,有人登記了3年,經濟適用房還沒買到。他很是沮喪。可某天一個房屋中介公司給他打電話,要買他的指標,每個3萬。他奇怪,他們買空指標有什麼用呢?再一打聽,他才知道經濟適用房的指標可以倒賣,已經炒到每個13萬。

  北京大部分居民因為買不起房,拆遷後只能租房,人們稱之為「打游飛」。郭春英住上草場六條,拆遷後,政府給了四十多萬。她四處跑想買房,看了幾十處,劉家窯的二手房一套47萬,廣渠門的二手房子一套57萬,實在太貴了。於是她們全家租了套兩居室,每月兩千元。幾個月後,她再去看,47萬的房子漲到了62萬,57萬的房子漲到了72萬。10個月,北京的房價漲了70%。郭春英的那點錢貶得只剩一半。

  北京的部分居民,雖然拆遷後買了新房子,但實際養不起。王德明住大柵欄,拆遷後買了套140多平米的房子,70多萬元。可是這套房子是王德明3處房產換來的:一處是河北滄州岳父的遺產,400多平米的一座院落,政府拆遷給了35萬,剛夠新宅的首期付款;另一處是他妻子單位的一間平房,拆遷給了8.5萬;還有一處是大柵欄煤市的一間21平米的鋪面房,這處房產還是他父親在解放前買下的。

  王德明是返城知青,回京後沒固定工作,家中經濟來源主要靠妻子的工資。妻子退休後,退休金每月只有800元。2003年,王德明得到該鋪面房的產權,用它開了家雜貨店,每月收入1,000多元。一家的生活勉強維持。可是沒多久,這座房子就被拆遷了,政府給了22萬,加上5.5萬的提前搬遷的獎勵費,共不到28萬。

  王德明遷了新居,房子是大了,但是斷了每月1000多元雜貨店的收入,而新房的物業費每年3,000多元,暖氣費4,400元,再加上多用的水電,每年小1萬元。這個數剛好是王德明兩口一年的總收入。房子是買了,可是他們養不起。現在房子的費用由28歲的兒子負擔,但是兒子明年就結婚了,以後恐怕也就負擔不了了。王德明發愁今後怎麼辦? 

北京為準備2008 奧林匹克,將舊社區拆除。圖為一名男子以簡陋的帳篷為家。(China Photos/Getty Images,2006 年2月27 日)


北京天安門附近將被拆毀,一老人準備搬離家園。(China Photos/Getty Images,2006 年3月6 日)

--載自華夏電子報第167期(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中國城市流行大規模集體約會
外電﹕中國都市飄泊的孩子和學校
調查:中國城市居民最不滿意 房價居冠
人權觀察:北京為奧運關閉農民工學校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