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建置台灣基因資料庫 醫界聯盟說明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0月3日訊】〔自由時報記者花孟璟/花蓮報導〕台灣醫界聯盟基金會昨天到花蓮舉辦「台灣基因資料庫」說明會,在花蓮將以建置原住民基因庫為主,最快明年底展開實質的抽血蒐集工作,以透過基因研究找到特定疾病病因,對症下藥。

這項台灣基因資料庫(Taiwan Biobank )研究計畫,是衛生署去年12月起委託中研院展開4年的先期規劃,預計2年後在花蓮、嘉義、苗栗3個縣市,收集1萬5000位民眾的基因資料。

將進行至少10年追蹤

花蓮縣部分,由衛生局及基層衛生所配合,透過社區的整合式健康篩檢、社區健康營造,進行至少10年的長期健康追蹤,衛生局也將訓練志工進行社區健康調查、協助衛生所管理個案,並調查當地各項不利於健康的環境、習慣因子。

執行的台灣醫界聯盟基金會,昨天到花蓮慈濟大學舉辦全台灣第一場說明會。執行長林世嘉說,台灣走向高齡社會,疾病預防成為公共衛生的重要議題,若能透過基因研究找到病因,將有助於降低醫療成本,其中原住民基因庫的建立將以花蓮為重點,結合台灣原住民醫學學會共同進行。

基金會也指出,將與縣市衛生局在社區、部落的健康營造團體建立對話平台,取得群體同意的共識,進而獲得被研究者的信任及授權,以為台灣基因資料庫運作的基礎。

基金會表示,在取得公眾信任的同時,也將推動「基因資訊保護法」、「人體組織法」立法,以保障研究樣本的人權及基因權。

醫界聯盟 將借鏡慈濟骨髓資料庫經驗

〔記者花孟璟/花蓮報導〕台灣醫界聯盟的台灣基因資料庫計畫,最常被外界質疑的就是對基因資料使用上的道德、倫理爭議。台灣基因資料庫研究團隊特別向慈濟借鏡,吸取慈濟醫院成功建立骨髓資料庫的經驗,也借重慈濟大學、慈濟大愛電視台等宣傳,希望教育社會大眾理解基因資料庫建設的利弊。

慈濟醫院院長林欣榮說,慈濟在82年成立骨髓幹細胞資料庫,當時為破除傳統有「捐髓傷身」的觀念,由證嚴法師以「慈悲喜捨」的佛教觀念,用「利他」的心來鼓吹捐髓,目前已有28萬9725筆資料,是華人世界第一大的骨髓資料庫。

林欣榮指出,當初簽署骨髓捐贈卡時,只針對捐髓做授權,如要取出做其他研究使用,慈濟還是會再度聯絡當初的捐贈者,取得其同意,例如該院進行帕金森氏症、大腸癌致病的基因分析時,也都循相同模式。

台灣醫界聯盟基金會執行長林世嘉表示,慈濟精神代表的「利他」觀念,正好呼應台灣基因資料庫的建立,是為了照顧全體人民的健康福祉; 慈濟在骨髓、臍帶血等生物資料庫的建置,具有經驗及豐富的研究成果,是台灣基因資料庫建構過程的重要參考指標。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