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淺談老年憂鬱症

黃凱西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小華的爺爺七十歲了,因長期抱怨身體不適、情緒低落、表情淡漠,認知功能退化、自我照顧能力不足住院治療,住院初期病程持續惡化,最嚴重時,甚至出現完全不認得家人及有大小便失禁的情況,但經過適當的藥物與心理、家族治療,小華的爺爺認知功能與自我照顧能力逐漸恢復,目前仍持續於門診追蹤治療中。

世界人口結構隨著經濟、公共衛生及創新科技的改善與進步,人類平均壽命延長,造成老年人口也隨之升高。在台灣,據行政院主計處統計,民國82年(西元1993年)65歲以上(含)人口數已佔總人口數之7.2%,已正式邁入「老人國」,到去年老年人口比率已達9.74%,而截至今年九月底,已達9.91%。

老年人在面對急遽變遷的現代化生活壓力下,面對身體的老化與功能的退化,必然產生許多心理矛盾及生活不適應的問題,長期的環境適應障礙容易造成各種精神疾病的產生,其中,又以老人失智症及憂鬱症比例較高。

台中醫院精神科醫師蔡宏明說,憂鬱是造成許多老年人痛苦的重要原因,但是經常被忽視,因而未被正確的診斷和缺乏適當的治療,有時甚至被誤診為老年失智症而錯失治療的黃金時期。

老年憂鬱症的原因

在身體方面,老人較易發生慢性疾病,如腦中風、肺氣腫,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引起行動不便,有時連生活起居也需要他人協助或代勞,對一個自尊心強的老年人而言,就很容易產生憂鬱症。

在心理方面,面對急遽變遷的現代化生活,包括政治、環境、交通等亂象,及身體的老化與功能的退化,退休、家人、好友離去或死亡,必然產生許多心理矛盾及生活不適應的問題,如老人無法自我調適,就很容易發生憂鬱症。

蔡醫師說,老年憂鬱症患者與一般成年人之憂鬱症最常見的不同處在於前者有較多的身體抱怨、較多的認知功能障礙及較高的自殺率。許多的研究證據顯示腦部結構的改變,尤其是血管性的因素容易使某些人在年老的時候比較容易出現憂鬱,老年憂鬱症也常併發基底核及前額葉的神經元投射部份出現問題,而導致執行功能障礙,老年憂鬱症合併執行功能障礙則會提高未來出現失智症的危險性。

老年憂鬱症治療

蔡醫師說,老年憂鬱症與其他生理疾病一樣,是一種可治療的疾病,但一般人總認為老年人出現憂鬱症狀是正常的而不去重視。一般人認為老人應該是孤獨的、寂寞的,因此,帶有一些憂鬱症狀是自然的現象,只要常常出去走走或外出旅遊即可,無需治療,其實這種觀念是不正確的,老人一旦有憂鬱症狀,不論輕重,如不及早治療,可能會造成無法彌補的憾事。

老年憂鬱症治療ㄧ般包括藥物、心理與家族治療,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是避免造成患者與家庭成員沉重負擔的重要途徑,人人應正視有關老年憂鬱症所造成的問題,及早尋求專業的協助。(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