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併購公銀 須禁得起公評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10月18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陳麗珠/特稿

近年來,金融機構併購案衍生出不少激烈抗爭事件,尤其「人見人愛」的公股優質銀行被視為肥肉,但政府對併購的遊戲規則曖昧不明,讓部分公益放兩邊、吞併站中間的財團,透過各種手段「先吞先贏」。親近綠營的金融界人士指出,企業合併案要禁得起社會公評,併購者心態很重要,必須「合理」、「戒貪」,一味巧取豪奪必然會遭到反制力量。

國內銀行家數過多,必然導致惡性競爭、利潤縮減,景氣衰退時,銀行體質將逐漸惡化,透過併購或許可以找到一條出路,於是,政府積極主導、鼓勵,近年來,金融機構合併的案例超過十件。在這麼多的併購案中,爆發員工權益爭議的事件倒是不少,並且有越演越烈的跡象,還記得去年台企銀罷工事件,存款瞬間流失了數百億元,企業、政府形象通通賠了進去;今年兆豐金董監改選也是一樣,面對中信金的插旗事件,政府沒有在第一時間有所行動,也沒在第二時間出手,等到天怒人怨,鬧到不可收拾,才有所行動,結果,走了一位財長。

政府的曖昧態度,缺乏明確遊戲規則,讓財團不曾從中受到告誡,因此,台新金可以董事席次的優勢,不經過合併必要性的討論,直接跳到財顧的遴選;事實上,根據以往經驗,具公股色彩的金融機構討論重大議案,一定會跟主管機關打招呼,到底是台新金不了解政府運作慣例,還是政府單位有人先給承諾,發現情勢不對,才急踩煞車?

其實,金融合併本身不是一件壞事,只是,合併的程序是否禁得起考驗,尤其是具備公股色彩的銀行,政府必須擔負起監督的責任,若對涉及公益的事,老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看新聞發展辦事,當反制力量出現時,沒有人可以從中得利。

一位親近綠營的金融界人士表示,併購者應顧及程序正義、考慮對方立場,若無法得到社會支持,最後政府一定不敢放手,併購案也不會成功。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