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兒虐案件通報激增 平均每小時一人受虐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1月9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鈞凱台北九日電)台灣兒童保護服務需求較以往更為迫切,據統計,國內兒少保護案件數量,已由五年前的近七千人,快速攀升至去年的九千九百七十四人,平均每小時就有一個孩子受虐;其中桃園縣受虐致死人數高居全台之冠,預算卻最少,表現最差。兒福團體呼籲,政府及社會大眾不該再冷漠看待。

根據內政部兒童局統計,台灣兒童少年保護案件的開案數正逐年攀升,二00一年時,約有六千九百二十七人受保護,但去年的兒少保護個案已經高達九千九百七十四人,平均每個月有約八百三十一個孩子受虐。

兒童福利聯盟基金會上午召開記者會,呼籲各界重視兒虐問題,兒福聯盟執行長王育敏表示,兒虐個案量上升,雖可以解讀為民眾通報增加,導致兒虐黑數下降,但事實上,政府相關部門並未因此就投入相對足夠的資源,部分縣市的兒少保護預算甚至嚴重不足。

以桃園縣為例,去年共發生六名兒童、少年因受虐,或父母攜子自殺而死亡,兒少受虐致死人數高居全台之冠,但年度公務預算卻只編列新台幣八十萬元,用來執行兒少保護工作,按桃園縣每年平均一千零七十三件的個案換算,平均每名個案只有七百四十六元的預算可供救命,執行績效在全國各縣市中,敬陪末座。

王育敏說,預算與人力的配置,直接反映了政府對兒少保護工作的重視程度,在美國,通常每位兒保社工約負責二十名個案,最高不超過二十五名,但目前全台專職加兼職的社工人力只有不到二百名,平均個案負荷量高達七十二名,大幅超出合理範疇,也影響服務品質與成效。

兒福團體呼籲,在合理標準下,台灣至少需要約五百五十五名的兒保社工,為免保護體系出現漏洞,政府應該增編至少一億四千七百萬的預算,補足各縣市短少的人力缺口,同時也該明定各縣市兒保社工的人員數量,一旦達不到目標的縣市,就予以公布,好作為民眾選舉時的評量標準之一。

相關新聞
吳俊立聲請停止停職處分  台內政部:不符程序
台內政部:許財利若涉貪污  二審判刑將撤換
身分證照耳朵未露退件? 台內政部將改善
簡太郎:編列預算持續充實各縣市防災計畫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