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企銀流標 凸顯公營行庫員工抗拒民營

人氣: 6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9月1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邱國強台北十八日電)原本可望成為金融界一樁盛事的台企銀標售案,不但以流標告終,且引發台灣有史以來第1起金融業罷工事件,更導台企銀董事長鍾甦生請辭,引起社會關注。此一結果,除了凸顯公營行庫員工普遍對民營金控兼併的抗拒心態,也讓二次金改的政策受到不小的挫折。

資本額新台幣428.57億元、總資產1.05兆元、擁有127家分行(含3家海外分行)的台企銀,是台灣土生土長的老字號銀行,民國4年6月以「台灣無盡株式會社」為名在台北成立,65年7月1日由「台灣合會儲蓄公司」改為現名,至今正好滿90年。

因當時政府大力振興中小企業,改名為「台灣中小企業銀行」,即被賦予中小企業融資與輔導的任務。因此,到今年6月為止,台企銀在台灣中小企業放款的市佔率即達12%,僅次於合作金庫;而其放款總額中,中小企業的比重更高達近6成,顯見台企銀與中小企業間往來關係密切。

但也因中小企業財務狀況相對不穩定,雖然積極打銷呆帳,台企銀至今仍揹負高達300億元的不良債權,於是成為二次金改政策中,被規劃出售的官股銀行。由於彰化銀行特別股成功地以高價標售給台新金控,財政部緊接著於7月上旬啟動台企銀標售案,並委由外資機構高盛證券作為此案財務顧問,全案熱鬧登場。

在敲鑼打鼓的招親聲中,諸如換股、團體協約內容,以及哪些金控有意投標等話題,立刻引起媒體及金融界廣泛討論,各種傳言及揣測不斷。在財政部要求下,台企銀在8月18日晚間董事會後宣布招標原則,以普通股搭配特別股100%換股,特別股訂價10元,其總價金須介於出價總價金25%-55%之間。

但台企銀罷工的根源也起於此,招標原則規定得標者須在2年內各舉辦1次優退,員工福利、工作條件不變更,在董事會中,2名勞工董事要求優退及工作保障期限延為3年,且須舉辦6次優退,攻防激烈,卻未獲董事會同意,工會會後即宣布於8月27日舉辦遊行及罷工投票。當天,3000名員工不但上街遊行,且以極高比率投票同意罷工,使勞資對立一發不可收拾。

在此期間,至少包括中信、玉山、富邦、國泰、第一、兆豐等金控,均派員前往台企銀展開查核。而財政部眼見罷工行動箭在弦上,也將截標時間從9月底提前至9月9日,試圖速戰速決。雖然台企銀於9月5日宣布比照北銀模式提供最高2N+21+1的優退待遇,且同意優退期限延為3年,但工會卻也提出更高的2N+24+1方案,協商宣告破裂。

9月8日標售案截標前一天,台企銀罷工成真,員工到班率僅有6成出頭,更有近千名員工分別在北中南三地總行及分行前靜坐抗議,而該行與主管機關事前協調5家公營行庫支援人力的措施,也同時啟動,但台企銀不少業務仍受到嚴重影響而停擺,直到9月13日才告結束,歷時4天。

9月9日上午標售案截標,卻只有玉山、富邦及兆豐3家金控投標,下午即傳出玉山金出價最高,但鍾甦生在總行大門口向抗爭員工宣布,標售案「沒有結果」,引起各界譁然,更傳出「內定說」,而財政部當天也只表示暫無結果。直到第2天,財政部長林全宣布,由於投標金控出價未達理想價格,必須展開議價。

翌日晚間,台企銀及財政部同時宣布,由於工會臨時提出更多要求,使議價對象難以接受,全案宣告流標,鍾甦生更於9月16日宣布辭去董事長職務,以表負責,熱鬧聲中登場的台企銀標售案,就在一連串驚嘆聲中落幕。

對這樣的結果,各界解讀不同。法人及券商就投資人的角度認為,台企銀事件使二次金改政策受挫,將使金融股的合併題材短期內難以發酵,一切仍將回歸基本面;一位基金經理人則指出,標售案處理時程過於匆促,導致未能妥善處理員工情緒而激起罷工,是全案失敗告終的最大原因,但員工擋下此案,是否也意味著阻擋了台企銀改善體質的機會,也值得省思。

對工會而言,流標意味著抗爭的一大勝利,但台企銀工會理事長林萬福則感嘆地說,台企銀為政策揹上逾放包袱,員工何嘗不想甩掉包袱改善體質,但卻因為這個包袱就要被併購,對台企銀並不公平,值得主管機關好好檢討。

處境最尷尬的莫過於台企銀主管階層,既要執行政策,又要面對員工質疑,全案又以失敗告終,心境可想而知。一位主管無奈地說,走到這步田地,政府金改受挫、資方威信受損、勞方失去信心,可謂「三輸」,除此之外,實在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