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中全會前 人民日報文章只提三個代表

標籤:

【大紀元8月17日訊】(亞洲時報記者邱鑫8月17日撰文)香港—中國官方《人民日報》在8月15日中國抗戰勝利六十周年刊登了一篇特約評論員文章。值得注意的是,這篇文章似是一篇借題發揮之作:在提及中國未來發展時,“特約評論員”只提到江澤民提出的“三個代表”,隻字不提胡錦濤的“四位一體”建設,也不提胡提出的“和平崛起”。在中共於十月召開五中全會之前,出現了這篇具有強烈“江澤民色彩”的文章,立即引起外界關注。

《人民日報》這篇題為《中國共產黨是全民族團結抗戰的中流砥柱》的文章,洋洋6,800餘字,之前的6,700多字其實都只是重申中共一直努力宣傳的“抗戰歷史”;最有趣的地方,出現在最後一百多字內。

文章指出,“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中國共產黨,一定能夠帶領中國人民緊緊抓住重要戰略機遇期,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把我們的祖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中國觀察家指出,這段總結的文字,其實才是全文的重心所在。在這段文字,既不提胡錦濤的“四位一體”建設,也不提胡提出的“和平崛起”,只提到江澤民提出的“三個代表”。

形成對比的是,《人民日報》於6月27日曾在第一版刊登了一篇文章,引述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年初在一篇重要講話指出:中國由“三位一體”建設階段發展到“四位一體”建設的階段。該講話指出:“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總體布局,更加明確地由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三位一體發展為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四位一體”。

有分析人士指出:胡錦濤講話中的“和諧社會”其實就是要補救江澤民“三個代表”的不足,而中國第四代領導以“四”取代“三”,更加讓這篇講話成為中國第四代領導人的世代宣言。

7月底發行的一期《瞭望東方週刊》刊登了一篇文章,題目赫然是《中國軍營建設向第四代轉化》。雖說此文談及的“第四代”是指軍營,不是中國領導人,但始終以胡錦濤和溫家寶為骨幹的體制還未成正獲中國官方稱為“第四代領導”(之前三代分別是: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第四代”這個字眼在中共五中全會舉行前夕出現,總讓外界產生一些政治聯想。

觀察家指出,《人民日報》這篇《中國共產黨是全民族團結抗戰的中流砥柱》,其實就是在五中全會前“第三代”領導對接班人提出的一個“忠告”,從某角度看,也可以算是個警號。在去年人大,中國正式把江澤民的“三個代表”理論入憲,這篇文章不提胡錦濤路線,其實就是提醒現在的班子,“三個代表”路線不能被取代。

雖然江澤民現已退出了中共總書記,國家主席,軍委主席等重要職務,但他仍然具有十分大的政治能量。在現時九名中共政治局常委中,吳邦國,賈慶林,曾慶紅,黃菊,李長春跟江澤民都十分有淵源。又從一些元老去世時的訃聞所見,排名都是先胡錦濤,其次是江澤民,接著才是其餘現任政治局常委。分析指出,這做法其實是跟江澤民任書記時代,鄧小平總是排名在政治局常委之前的做法一樣。這意味著,跟鄧小平一樣,江澤民在重要事務上依然有著發言權。

觀察家注意到,近期胡錦濤在地方大量提拔有共青團背景的幹部,但在中央胡則較為低調,不少關鍵中央部委,江澤民的影響仍是十分大。

分析又指出,江澤民手上可能還有一張皇牌:“隔代欽點接班人”的權利。在鄧小平時代,胡錦濤就是被鄧小平“隔代欽點”走出來的。現時仍未清楚江澤民是否也保留這做法,但既然現時江澤民出現的規格大抵鄧全退後的安排,中國觀察家估計江澤民可能會維持這做法。(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盛雪:退垮共產黨 建立和諧社會
螺杆﹕娘和大哥是隨便亂認的嗎?
中國共產黨是怎樣「領導」抗戰的?
一個“自由主義者”的“三個代表”精神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