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贏得舉辦北京奧運馬術賽 輿論紛紛評論

標籤:

【大紀元7月9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盧健輝香港九日電)香港成功贏得協辦二○○八年北京奧運會馬術項目,這將是有史以來首次有奧運賽事在本地舉行。香港輿論普遍認為,香港社會要齊心把賽事籌辦得有聲有色,當局更應就賽事涉及的場地和基建安排,作出長遠及全盤的統籌規劃,照顧香港社會和運動員的利益,避免「見步行步」造成嚴重資源浪費。

「星島日報」今天社論認為,香港和奧運結緣是在一九六四年東京奧運會,聖火途徑九龍啟德機場。如今,機場已搬遷,但舊機場側的世運道和交通迴旋處中央的世運公園仍然猶在。

四十年來,香港的體育水平逐步提升,一九九六年李麗珊在阿特蘭大奧運會為香港奪得至今唯一的一面金牌,發展到三年後有奧運項目正式在港舉行,這標誌著香港各方面的設施配套優異,贏得國際奧委的信任,正是值得香港人感到榮幸和自豪。

社論指出,港人熱愛跑馬者多,對馬術知音者少。馬術奧運賽將在港舉行,加上馬會協助宣傳,估計會逐漸興起一股馬術熱潮。這次馬會願斥資七至八億港元興建硬體設施,比賽直接開支則由北京奧組委負擔,香港納稅人付出的代價不大,而且可以享受到旅遊收益、曝光國際和提高聲譽。

不過,香港協辦奧運的得失,不能單以金錢衡量。社會已經看到徵用沙田馬場毗鄰的體育學院場地對精英運動員訓練的影響。

社論認為,香港如果以犧牲運動員的福利來辦奧運比賽,會是很大的諷刺。當局應該向社會交出一個全盤發展計畫,充分利用奧運帶來的生機,善用資源,凝聚社會,迎接奧運和東亞運等國際賽事。

「蘋果日報」社論認為,中國能成功申辦奧運,能在二○○八年把奧運辦得有聲有色,香港人已是與有榮焉、已深深感到喜悅及興奮,根本不需要為了照顧香港、為了讓香港沾光而把個別項目搬到香港來。

相反,在不清不楚、不明不白的情況下把奧運馬術項目交由香港舉辦不僅讓本地運動員因失去訓練基地而人心惶惶,不僅令參加馬術項目的運動員失望,更使中國體育界特別是北京馬術協會感到失望及氣餒,因為香港奪去了他們舉辦大型馬術比賽的機會。像這種只讓少數人高興,卻令多數人失望的安排怎麼說都是不合理的、都是令人難以接受的。

成報的社論表示,馬術項目由於不是奧運的重點項目,對媒體和遊客的吸引力有限,部分人士遂覺得為此勞師動眾並不划算。但奧運乃是四年一度、世界上最重要的體育盛事,香港難得能夠參與協辦是全港市民與有榮焉的美事。這對香港作為一個國際都會,名聲和國際形象皆有正面的作用,實不應太過斤斤計較。

社論認為,協辦馬術項目的實際收益有限,選址體育學院作為比賽基地和主要場館,也為精英運動員帶來不便,並且可能對附近居民構成騷擾,這些都是客觀的現實。當局應該作出悉心安排,與受影響的精英運動員以及其他有關人士深入溝通,取得諒解、相互配合,將影響減至最低。940709



相關新聞
親人旅英失去聯絡  六十八人向港府求助
香港空氣污染嚴重  擬引進氫氣燃料車
唐英年:倫敦爆炸後香港沒有異常資金流動
中國大陸風景區暑假大幅漲價遭犯眾怒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