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到 俄羅斯後院 埋油管

人氣 7
標籤:

【大紀元7月2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張弘光莫斯科特稿)美國把裏海看成第二個中東,在裏海建起BTC油管,大搖大擺地將油管蓋到「俄羅斯後院」裡來。「能源為政治服務」用意明顯,已引起俄羅斯不滿,一場搶油的政經利益爭奪戰正開始。

五月二十五日,裏海的高質量輕油開始經高加索流向土耳其的地中海港口。這些高質量輕油是經由一條起於亞塞拜然的巴庫(Baku)經喬治亞首都地比利斯(Tbilisi)到土耳其的柴罕港(Ceyhan)的油管(簡稱BTC),往外運送。產油、建油管、賣油,並不特別,特別的是這條油管的設計者與推動者竟是美國,這回她可是大搖大擺地將油管蓋到這塊「俄羅斯後院」裡來。

美視裏海為第二個中東 能源是為政治服務

美國宣布打擊阿富汗塔利班政權後,中亞五國哈薩克、烏茲別克、吉爾吉斯、塔吉克和土庫曼,都曾以不同方式表示支持美國軍事行動,並相繼對美國開放領空。阿富汗鄰國烏茲別克和塔吉克,還先後為美國提供軍事基地。美國在中亞的影響,也不斷增強。 

然而,俄羅斯一直把中亞作為其戰略後方。俄羅斯在該地區的影響力仍然是不可替代的。與阿富汗接壤的中亞三國塔吉克、烏茲別克和土庫曼,同俄羅斯在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的關係非常密切。 

近來傳出,美國一方面促成BTC管道的開通,另一方面也加緊部署能源保護部隊,雖立即遭美等國家否認。但有人就分析,美國已把裏海看成了第二個中東。在中東,美國「政治為能源服務」,在裏海,則是「能源為政治服務」。美方一手促成的BTC,就是一項政治工程。 

首先,這條BTC油管路遠價高,它繞開了俄羅斯及其在外高加索地區的盟友亞美尼亞,甘冒風險穿越土耳其北部的庫爾德人地區。它也放著現有連接裏海和黑海的管道不用,再投資40億美元來建新管。運用老管道,輸油費用是每噸2.67美元,而新管道的費用,則每噸高達18美元。 

其次,一般來說,只有當油源達到總輸油能力的70%時,輸油管道建設才會破土動工,但BTC卻是在沒有獲得穩定油源的情況下就急著先建。 

BTC雖已通油,但找不到穩定、充足的油源。其實,亞塞拜然2004年全年開採的石油為1550萬噸,出口量約920萬噸,這與BTC 每年5000萬噸的設計輸送能力相差甚遠。目前,美國正對哈薩克軟硬兼施,希望把它拉進BTC的供油行列。目前看來,BTC的油源問題遠比其安全問題更為突出和重要。

BTC管道用經濟貼補其他利益

第三,裏海區的能源儲量存在爭議,裏海周邊國家出於經濟目的,美國出於政治目的,都誇大了當地的能源儲量,這點美國十分清楚。從這些情況來看,目前,美國高調與裏海國家進行能源合作,「用經濟貼補其他利益」的策略十分明顯。 

對美國而言,BTC管道的地緣政治價值是其甘冒風險的主要原因。一般分析,其政治意圖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一、大幅提升美國在裏海地區的影響力。進入歐亞大陸 核心地帶是美國的長期戰略目標。

二、突破俄羅斯百年來對裏海的掌握。新管道建成打破 了俄對裏海能源的壟斷局面。

三、美國將以共同能源利益為藉口開始與俄爭奪在高加 索、中亞地區的事務主導權。以能源利益的捆綁做 為未來合作的基石,並為美國下一步進駐高加索地 區提供充分理由。

四、美國在中亞的軍事存在已成不爭的事實。但中亞處 於亞洲腹地,與美國其他戰略基地相距較遠。美國 打高加索的主意,意在北遏俄羅斯、南壓伊朗、西 連北約、東防中國。

俄羅斯不甘後院被奪

近年來,美國曾多次利用俄羅斯的國內危機,在國際事務上得手獲利,但裏海地區畢竟是俄傳統勢力範圍。僅就裏海能源而論,俄是5個沿岸國之一,與其他沿岸國家都簽有開採合作的相關協議,隨著國內政局趨穩和車臣問題的逐步解決,俄正在調整政策、加強爭奪力度。 

近來,俄羅斯和哈薩克的「田吉茲—新羅西斯克」石油管道工程竣工,並且已達到每年2800噸的輸送能力。俄與土庫曼也達成協定,在今後30年內,俄每年要向土購買500億立方米天然氣。顯然,俄羅斯也不甘後院被蓋起油管,搶油的政經利益爭奪才正開始。

相關新聞
【市場營銷系列講座】非完美市場與汽車保費
陳用林現身華府 籲中共外交官退黨
美國設新單位 加強打擊仿冒
瓊斯盃男籃:中華隊旗開得勝力克日本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