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時記者米勒入獄 引發多層面爭議與討論

人氣 4
標籤:

【大紀元7月1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王思捷台北十日特稿)紐約時報資深記者茱迪斯米勒,因拒絕向大陪審團透露新聞來源而被判藐視法庭,入獄服刑,在美國甚至全球新聞界都投下一顆重量級震撼彈,也引發新聞自由、新聞報導、國家安全等多層面爭議和討論。

●新聞自由

美國一向被視為新聞自由的全球標竿,也確立新聞自由為民主基本要素之一。這項判決,被公認為對新聞自由的一大打擊。

姑且不論事件細節,米勒僅作採訪未撰寫報導,即被判入獄,令人譁然。而率先於二00三年七月十四日披露普拉姆為中情局探員的保守派專欄作家諾瓦克,至今無事一身輕,是最大爭議。

美國記者近年來遭法院傳票傳訊、遭判刑事件日漸增加,也使布希政府遭到各方批評,無疑使美國新聞自由大開倒車。

參議院司法委員會已有委員提案,希望盡速通過媒體保護法,由聯邦的層級對全美新聞自由作出保護,而非各州自行訂定。目前全美僅三十一州加上哥倫比亞特區,擁有媒體保護法案。

●媒體反應

法庭判決之後,全美多數輿論均倒向米勒,無疆界記者組織和各國記協感同身受,紛紛聲援,米勒和紐約時報成為捍衛新聞自由的新英雄。

相形之下,答應交出記者古柏採訪筆記的時代週刊,屈服於現實的作法則使各界感到遺憾。

無論是否出於媒體惡鬥或同業相輕,少數媒體和記者則有不同看法,他們肯定新聞自由的重要性,但堅持新聞不能凌駕法律,對米勒其人亦有異於一般的看法。

●米勒的爭議性

這椿事件使米勒躍上全美檯面,也使她的採訪生涯、作品被攤在陽光下檢視。米勒在紐約時報工作資歷近三十年,歷任華府、中東,也得過普立茲獎,專業能力備受肯定。

然而也有人指出,米勒固然在此事件中成為受害者,但僅在去年,她在當初有關伊拉克獲取大規模毀滅性武器、支持布希政府出兵伊拉克的報導,還使紐時被迫公開坦承報導錯誤。

另有報導指出,米勒搶新聞作風強悍、在同業和同事間人緣不佳等等。

●匿名來源

此案導火線就在於報導中的「匿名來源」。匿名來源被認為是新聞學中不可取代的一大要素,得以保護民眾知的權利,許多弊案、爭議案,均因為匿名來源得以揭發,最有名例子即為「水門事件」中的「深喉嚨」。

然而也有媒體評論指出,近年來美國媒體競爭激烈,玩匿名來源似乎「玩過頭」。媒體對來自匿名來源的消息,查證往往不夠仔細,即逕自引用報導。

也有人質問一個根本問題,如果匿名來源爆料係出於政治或其他私人動機,如果匿名來源說謊、「爆假料」,媒體是否還應該堅守不透露消息來源的底線?

●國家安全、布希政府與事件後續

另一個引起討論的議題是,如果以國家安全為媒體報導之「紅線」,國家安全的定義為何?由誰來訂定這條紅線?此外,市井小民很難想像,一篇報導和國家安全有什麼樣的大關係。

「九一一」事件之後,美國價值觀偏向保守,布希政府對媒體也多所干預、操縱,早已引起各界反感。米勒入獄,形同火上加油。

對布希政府而言,米勒事件恐怕會成為美國未來向海外倡導「美國民主經驗」的一大諷刺和笑柄。

而被指控向諾瓦克爆料的白宮資深顧問羅夫,如洩漏中情局探員資料屬實,將有觸犯聯邦法的可能,布希政府將如收拾爛攤子,也值得注意。

●大眾與媒體

近年來層出不窮的媒體造假、不實報導,加上伊拉克戰爭的合法性,都使美國大眾和媒體漸行漸遠。紐時記者布萊爾造假案、CBS主播丹拉瑟報導不實引咎辭職、新聞週刊的可蘭經褻瀆報導均歷歷在目。

米勒案發生在普羅大眾與媒體正在「修補關係」的同時,後續影響如何?唯一可以確定的是,大眾、媒體和受監督的公權力之間的三角關係,在資訊爆炸的現代將會愈來愈複雜。

相關新聞
市議長米勒拜訪孔子大廈
CIA探員曝光案 兩記者寧入獄不透露消息來源
亞裔社團領袖挺米勒競選市長
席安娜說不 希斯萊傑狂追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