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星國下水道系統先進有效率 值得台灣學習

人氣: 26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6月26日報導】污水下水道普及與都市發展專題報導(中央社記者康世人新加坡特稿)水資源短缺的新加坡從一九六零年代就展開衛生下水道系統的建置,並在一九九五年已達到百分之百的覆蓋率;它的整個系統把污水和其他水源分開,經過進行淨化處理後,再度變成飲用水,這種先進且有效率的系統,值得台灣學習。

星國土地面積只有台灣的六十分之一,而且四面環海,水資源匱乏,每天必須從鄰國馬來西亞和印尼進口水資源,加上星國政府深知在這樣的彈丸之地,如果環境污染管制沒有落實,很快就會讓社會付出慘痛的代價,因此早在六零年代,就因應住宅和工業需求的成長,展開細密的汲水與污水下水道計畫。

星國政府在規劃新市鎮或工業區時,就已經把衛生下水道系統包含在內,使得衛生下水道等污水處理系統會伴隨著新市鎮、新住宅和新工業區的出現而不斷增設、運轉,因此它的衛生下水道的接管率進展非常迅速。

整合環境部污水系統處理署與排水系統處理署的星國公共事務局(Public Utilities Board)指出,一九六五年星國建屋發展局在發展新市鎮和興建國民住宅時,就一起規劃包含衛生下水道在內的現代公共衛生設備,當時這種公衛設施已有四成五的覆蓋率。

隨著女皇鎮、裕廊東工業區等新市鎮、新工業區的建設完成,星國衛生下水道系統也跟著同時一起運轉,公共事務局說,到了一九八五年,衛生下水道等相關公衛設施的接管率已達到九成,一九九五年更達到百分之百。

環境部於一九七二年成立後,致力推動綜合排污系統工程,五年內投資十億美元發展包含自動監測站和污水處理廠的綜合污水處理系統,透過衛生下水道和工業區污水下水道系統,把家庭、工業和農場的廢水收集起來,全部送入六個污水處理廠,讓每天處理一百三十四萬立方公尺的廢水能達到國際排放標準。

特別的是,這些處理過的廢水並非排放到大海,而是轉換成符合飲用標準的非直接飲用水。

星、馬兩國發生供水爭執後,星國政府就決定開發新的水源。它參考美國的技術自行發展薄膜逆滲透過濾技術,在勿洛設立再生水廠等處理廠,把污水重新處理後,達到世界飲用水衛生標準,並稱呼它為「新生水」,直接供民眾及工業再使用。

公共事務局表示,這種透過微過濾(Micro Filtration)和逆滲透技術處理過的「新生水」,經過二萬項物理、化學及微生物測試,結果都超過世界衛生組織和美國USEPA飲用水標準,飲用絕無問題。

為了讓民眾安心,星國從總理到基層領袖更在國慶日當天公開飲用「新生水」,並透過電視向公眾展示「新生水」的安全。

公共事務局指出,目前三座再生水廠一天可處理生產超過二千萬加侖的「新生水」;等到烏魯班丹(UluPandan)再生水廠於二零零六年完工後,將可再增加每天二千五百萬加侖的處理能力。政府的目標是在二零一一年達到每天產生五千五百萬加侖的「新生水」,滿足星國百分之十五的非直接飲用水需求。

為迎接二十一世紀的人口成長與經濟發展所帶來對污水處理的需求,星國政府重新對總長八十公里的深下水道管線、和總長一百七十公里的小口徑分支下水管道開始進行檢討,並於公元二千年決定耗資四點七六億美元,開始興建深隧道的下水道污水系統(DTSS)。

公共事務局說,這項深隧道下水道污水系統工程,將可取代現有的一百三十九座污水汲水站和六座污水處理廠,預計二零零八年正式運轉。

在運轉費用方面,星國每年的下水道管理經費大約是一百萬美元,這些費用主要來自;佔百分之五十的公共衛生用品費、佔百分之四十三的污水清除費、和污水排放費、產業用水銷售等收入,另外再加上政府每年的預算補助。

不過,公共事務管理局表示,以目前所徵收的污水來費負擔所有的系統運轉和維護費用,還無法完全支應所有的開支。

另外,政府為鼓勵民眾節約用水,也對每月用水量超過二十立方公尺的家庭停止徵收百分之五的節水稅,工商用水的節水稅則為百分之二十。

整體來看,星國政府發揮高度的效率和用了很大的心力,已經成為全球衛生下水道系統及污水處理的模範生,值得台灣學習。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