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二十號倉庫六週年慶見證台灣藝術村榮景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6月2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謝震南台北二十三日電)台鐵台中火車站二十號倉庫素有台灣「文化創意產業的藝術實驗室」之稱,也是「閒置空間再利用」的代表作,正式啟用營運至今六年。官方將在近日舉辦六週年慶開幕式暨系列活動,規劃「神話再現」作為活動主題,呈現七項代表性神話,藉以回顧二十號倉庫的發展歷程。

今天下午在文建會舉行的六週年慶預告記者會,文建會主委陳其南代表迎接第六屆駐站藝術家、並頒證工作室門牌給八位年輕藝術工作者,此外,「2005倉庫表演藝術節」也宣布正式鳴槍開跑,為勾勒當代藝術的實驗創作空間躍進一大步!

為歡慶六週年,文建會特別形塑二十號倉庫的七大神話故事為「倉庫神話」、「月台神話」、「車廂神話」、「藝術家神話」、「表演神話」、「展覽神話」與「尋找神話」。

其中,「月台神話」和「車廂神話」分別包含「二十號倉庫、台中火車站週邊環境再造計畫」、「點子空間再生暨展覽計畫」。

策展人吳伊凡及王振偉,今天也在六週年慶預告記者會逐一介紹,除了活化倉庫,他們預設月台和車廂是開放性的美術館,邀請民眾參與並創造自己的神話。

第六屆駐站藝術家為二十號倉庫創造了實驗性創作領域的神話。文建會遴選出康雅筑、梁莉苓、焦聖偉、莊凱宇、陳一凡、洪均元、英國籍Brent Nadin七位個人創作者以及「吉田工寮」一個團體。

本屆駐站藝術家平均不到三十歲,多位創作者運用影像多媒體作為呈現方式,創作型態充份反映出台灣當代藝術的主流走向。

二十號倉庫雖然在開辦前期面臨許多問題,如硬體的合法使用、地方的認同度,主題與組織的摸索等,但自啟用後六年間,經過一步步嘗試漸具雛形。

二十號倉庫歷經兩個營運單位,目前由加侖工作室管理,共培養出三個表演藝術駐站團隊,其中「極至體能劇場」及「大開劇團」駐站後接續被遴選為文建會演藝扶植團隊,同時產生了六十四個視覺藝術的駐站藝術家及團體。

此外,二十號倉庫更受到國際藝術村和藝術家的青睞,有多位外國藝術家及觀察者參與駐村計劃;還有與英國、加拿大、澳洲等多國進行交流展覽。因此,二十號倉庫不僅補足台中地區所欠缺的當代藝術實驗空間,更是台灣名符其實的文化創意產業的藝術實驗室。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