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李永得:人生是一連串意外的組合

人氣: 3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6月12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黃慧敏台北十二日電)台政院客家委員會主委李永得這個周末攀登玉山,攻頂成功;對照他的官運,此刻的他算是達到了人生的一個高峰。不過,對「我的生涯規劃就是沒有生涯規劃」的李永得而言,人生是一連串意外的組合;他隨時提醒自己要放空自己,才不會患得患失,也才有空間做該做的事。

在一年前到客委會服務以前,李永得都是以「新聞人」自居。過去不但沒有想到日後會有機會擔任公職,更是極力避免進入政府部門。畢竟十多年的「無冕王」生涯練就他監督政府的本領,擔任公務員就得角色互易,受人監督。所幸李永得適應力強,分寸拿捏得宜,到現在還未發生扞格之處。

李永得說,新聞人是隔岸觀火,要求的是客觀中立;政務官則身陷其中,必須為執政團隊加分或辯護。

他強調,身為政務官在政策形成過程中可以有不同的意見,一旦政策形成後,即便自己不認同,還是必須為政策辯護,否則就要辭職下台。這是職場倫理。 

職場倫理是李永得經常強調的職場四大專業之一,不過,他也明白,新聞專業早已不適用當今的商業環境,台灣媒體過度競爭的結果就是各媒體極盡所能偷窺、趕盡殺絕,以致報章螢光幕淪落到為扒糞八卦報導充斥的局面。

追根究底,李永得認為,這是整體結構性問題,不能歸咎於媒體負責人或是站在第一線的記者。

李永得曾以多年的媒體經驗觀察台灣媒體發展現況,向行政院長建言媒體改革勢在必行;然而,「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李永得不便在這方面過多著墨,但他始終相信:惟有政策理念的改變才能帶來媒體改革,而媒體改革才有助促成多元文化的發展,客家文化的發展也才有希望。   

任職客委會和公視總經理以前,李永得曾任自立晚報總編輯、黑白新聞周刊社長、民視籌備處新聞部經理、澳洲自立快報社長,前後從事新聞工作約十五年;他曾與前華視總經理徐璐首開先例前往中國大陸採訪,並且在「自立事件」中成為台灣第一位票選總編輯。

李永得去年六月四日從公視總經理調任客委會副主委後,他隨時提醒自己要放空自己,才不會患得患失,也才能有最大的空間做自己該做的事。

今年三月起,他代理客委會主委,六月八日佈達為主委。李永得告訴中央社記者,若說「真除」與「代理」有任何差別,那就是多了一點壓力。六月十四日是客委會成立滿四年的日子,未來客委會要以過去「從客家看客家」的基礎上發展為「從台灣看客家」,進而讓國際看到客家。

所謂「從客家看客家」,是客家人關起門來孤芳自賞;「從台灣看客家」則是客家人勇於走出去,讓台灣其他族群看到、接觸和了解;讓人們看到台灣文化的多元,看到客家是台灣豐富內涵的一部分。

至於振興客語,則是客委會永遠的核心任務。李永得說,客家人之所以為客家人,是因為有客語,沒有客語就沒有客家人。套用以色列文豪阿默斯奧茲所言:「語言才是我真正的家,語言給我家的感覺超過身在任何國家。就我而言,那就是客語。」

李永得指出,過去四年客委會在振興客語和建立客家自我認同上績效卓著,現在是客家人勇於走出的時候了。以「生祥與瓦窯坑3」樂團而言,入圍七項金曲獎,獲得三大獎,但主流媒體的報導篇幅卻不成比例,這就說明了「從台灣看客家」還有很大的努力空間。

李永得說,什麼時候主流媒體廣泛報導客籍人士在專業領域的成就或播映客語節目,什麼時候就是「台灣看客家」的實現。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