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製衛星本體 寄望2008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6月1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郭怡君╱北報導〕台灣從一九九一年起發展太空計畫至今已發射過兩顆自主衛星,由六顆微衛星組成的福爾摩沙三號預計明年升空,但這些衛星的本體和系統均由國外廠商承包、自製比例偏低,為真正建立太空科技自主,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太空中心正積極規劃發展台灣自製的衛星系統,首顆百分之百由本土設計和製造的衛星本體最快將在二○○八年誕生!

包含八項次系統的「衛星本體」是人造衛星的基礎骨幹,台灣若能在福衛四號達成衛星本體全自製,將是國內發展太空計畫十多年來最關鍵的自主里程碑。

美國、俄羅斯和擁有衛星公司的歐洲國家多年來均已建立能「不斷傳承」的衛星本體規格,再根據不同衛星任務加以修改。而台灣第一期十五年「太空科技發展長程計畫」所發展的三項衛星,為確保任務成功,衛星本體均是外包給國外衛星廠商,三項衛星計畫分別採用兩家美商和法商的規格,台灣僅能逐步參與細部設計,衛星骨幹的藍圖資料握在承包商手中並未釋出。

今年在四年一度的全國科技會議中,報告中列有「在六年內達成衛星本體自製目標」的提要,上任不滿一年的國家太空中心主任吳作樂強調,經內部和學界詳細評估該中心過去累積的設計和系統工程實力,他很有信心提早三年在二○○八年達成目標。

國家太空中心日前向國研院諮議委員會報告「我國自製衛星系統」的最新規劃,第二期國家太空科技發展長程計畫將分成「任務導向」和「技術導向」兩主軸,前者以完成任務、取得高性能的國家需求衛星為考量,後者以「全面掌握關鍵技術、完成台灣自製衛星系統」為目標,建立「三百至五百公斤」級的小衛星台灣規格,讓後續的衛星計畫能不斷依任務需求修改使用。

吳作樂指出,要達成台灣完全自製衛星系統,衛星本體是第一步,難以採購取得的「衛星元件」和執行衛星任務的「酬載儀器」是第二、三步,後兩步的自製將結合儀器科技研究中心、國家晶片系統設計中心、中山科學院、工業研究院等單位、學術團隊及產業界的力量,預計在二○一○年完成。

國研院院長李羅權表示,若本體自製福衛四號能發射成功,將為台灣太空科技奠定重要基礎。

——————————————————————————–
新聞分析╱給自己機會 覓出師之路

記者郭怡君╱特稿

國家太空中心規劃要在二○○八年達成衛星本體全自製,以武俠來比喻,可說是台灣發展太空計畫近十四年來,真正要邁入「開宗立派」的境界。

過去三項衛星計畫台灣雖是出錢金主,對承包衛星合約的國外廠商而言卻僅是「學徒」,主事高層在確保任務成功和準時發射的壓力下,寧可直接取得國外產品而捨棄自行研發之路,導致台灣太空科技自主遲遲無法有突破性的進展。

國家太空中心草創時期進行福爾摩沙衛星一號計畫時,曾送三十多位年輕的碩博士人才到美國TRW公司長期受訓,從頭開始學衛星的設計、組裝和測試,這批「太空種子」部隊如今已走掉一半以上,當初太空中心高層對自我團隊實力的信任感不足、規劃者吝於給予本土工程師「親手把衛星從裡做到外」的寶貴機會,都是關鍵。

福衛一號僅有五項國產元件,所有規格和藍圖都由美商制訂,台灣廠商僅能依樣畫葫蘆製造,無法掌握其中名堂,至福衛二號計畫才進階到學習衛星本體的「次系統」設計。

一般衛星本體分為結構、熱控、姿態控制、資料處理、電能、遙傳指令、推進和飛行軟體等八個次系統,藉由福衛二號發展,我國在結構、熱控兩項已有一定的掌握度。

太空中心資深研究員和一些航太學者私下認為,台灣早在五年前就已累積不錯基礎,只是欠缺從頭到尾自己做衛星的機會。將衛星本體和酬載委外承包,最大的缺點便是容易讓台灣太空計畫「受制於人」,對方動不動就能以商業機密為由,拒絕向台方提供進一步資料,乃至將衛星的關鍵功能鎖住,藉此向台方索取更大的商業利益。

有別於過去衛星計畫將本體合約委外,福衛四號將由國家太空中心擔任衛星本體主承包商,負責衛星本體系統及次系統的設計、發展、模擬、分析、整合、測試、除錯等全方位工作,將是台灣太空科技史上第一次,規劃方向值得肯定,能否順利完成挑戰則待觀察。

——————————————————————————–

福衛四號任務 鎖定國際合作

〔記者郭怡君╱台北報導〕國家太空中心規劃福衛四號的任務選擇,以瞄準「具有營運價值的國際衛星星系計畫」為目標,國家太空中心主任吳作樂指出,由三百至五百公斤級的小衛星組成遙測或通訊星系,以降低發展成本和分散運作風險,是國際衛星發展的最新趨勢,福衛四號將積極尋覓國際合作對象切入。

目前可供考量的國際衛星星系計畫至少包括:德國的快眼星系(Rapid Eye)、加拿大的連串通訊星系(Cascade)、英國的災害監測星系(Disaster Monitoring Constellation)等,在國家實驗研究院諮議委員會的建議下,國家太空中心將再擴大接洽其他國家星系計畫,挑選最可行的合作方案簽約。

有別於過去遙測衛星都是單顆執行任務,規劃由五顆小衛星組成的快眼,將是全球第一個「遙測星系」,可每天提供對地解析度為六點五米的大面積連續影像,對農作物生長監控、森林環境變遷及災害評估分析極具應用價值,在今年的國際航太學術會議被評定為目前最具商業潛力的星系計畫,預定二○○七年中開始運作。

吳作樂指出,根據初步接洽結果,德商很樂意接受福衛四號在後頭發射加入成為第六顆衛星,不過是否與德商合作,還要看國內最後評估而定。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