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泡製抗憂解鬱茶 在家也能解憂愁

人氣: 83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5月12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林相美╱台北報導

藝人倪敏然罹患憂鬱症,引發社會對這項疾病的關注。中醫師表示,門診有八成的情緒障礙患者,會同時尋求中西醫的治療,而中醫也會根據患者症狀給予針灸、用藥等治療,建議患者可在家自行泡製「抗憂解鬱茶」,達到養心安神的效果。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針灸科主任江裕陽昨天指出,門診有許多精神障礙的患者除了向西醫求診外,也會向中醫諮詢安定心神的方式。例如一名四十餘歲的中年婦女,兩年前因為失眠前來求診,而她也同時接受西醫開立安眠藥治療。

江裕陽表示,這名患者每次看診時神情都相當不安,臉色蒼白,略帶神經質地頻頻詢問,開立的藥方是否有問題,最高紀錄還曾在一天內來回診間五次,後來經過針灸及用藥後,神情就比較穩定,面色也略顯紅潤。

江裕陽表示,中醫認為各種精神活動都和心神密切相關,臨床常見的症狀分為不寐、臟躁、鬱證三類。

不寐即為神經衰弱,患者經常有睡眠障礙,不易入眠,偶爾併發頭痛、頭昏、心悸,因此治療時以寧心、安神、鎮靜為主,針灸配穴則以三陰交(下肢腳踝內側上四指幅處 )、安眠(耳後凸起的完骨下方凹陷處 )等穴位為主,通常針灸後可有1日好眠,其餘則要搭配藥物。

江裕陽表示,臟躁是更年期症候群,主要因為自主神經紊亂而引起,臨床表現為月經失調、精神不寧、煩躁易怒,食慾不振,治療時可根據症狀給予知柏地黃丸或八味地黃丸,搭配針灸配穴,而鬱證則是抑鬱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通常情緒不寧,易怒善哭,食慾不振,行為遲鈍,這是氣血不順所導致,因此會給予柴胡疏肝湯。

另外,江裕陽也提出一帖抗憂解鬱茶的作法,準備甘草二錢、浮小麥五錢、紅棗三錢、麥芽兩錢、麥門冬二錢、五味子半錢、黃耆三錢、女貞子一錢、菟絲子一錢,加水一萬西西小火煮十五分鐘,平時當成茶飲喝,可以達到安心養神、紓解壓力的功效。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