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投書:四大教育敗筆

標籤:

【大紀元4月13日訊】 2005年已過去幾個月了,很想寫點什麽,總因爲話題太沈重了而難以動手。近年來在教育方面有一些堪稱大的手筆,影響深遠,也更令人擔憂,這就是如下所舉的四大教育敗筆:

第一大敗筆是教育産業化:我們姑且不論這産業化本身的是非與對錯,單看在這産業化名義下,迅猛飆升的教育收費,虛高不下,愈演愈烈,這最直接的影響是使大量的不富裕的百姓喪失了受教育的機會,它造成的對民族的巨大損失,是永遠難以彌補的,就真從産業化的角度來看,教育的實際成本就真有那樣高嗎(況且國家每年還有那麽一點點教育的投入)?這是竟相哄擡的攀高,其實質是一種搶劫與掠奪!

第二大敗筆是高校的盲目升級:連最起碼的基本標準也不要了:中專升大專,大專升本科,到處都稱‘系’,誰都可稱爲‘系主任’,到處辦研究生班,到處是碩士點博士站,如果可能一定會大辦科學院的!街頭的孩子們唱道:“學院到處有,教授滿街走,文憑不值錢,你有我也有!”用我們家鄉一句土話說:大學已辦得‘爛市’了。許多中專原是培養中等技術人材的,在整個教育體系中確是不可或缺的,近年突然一陣風似的升格爲職業技術學院,爲什麽一定要叫職業技術學院呢?‘學院’又加上‘技術’ 二字,似乎不是那麽協調,學術與技術雖有聯繫,但卻還是有區別的,不少操作技藝與藝術門類,它重在實際操作與表演,它也是文化的一個重要部份,它不同於理論體系的研究與建樹。兩者體系不同,並無高下之分,前者完全不必要去向後者攀附而定要叫什麽學院、大學,甚至技術碩士、技術博士、技術教授、碩士歌唱家,教授短跑運動員……甚至教授保姆!等等。    

第三大敗筆就是並校風、攀親風、分店風: 併校風就是多校合併,盲目追大,擠進‘211工程’,似乎只要有個大名稱就好,既不一定要‘大樓’,更不一定要‘大師’,就是只要一個‘大名 ’!校名越取越大,市名太小,省名也不大,‘東北’‘西南’都不足意,要貼上國名什麽‘西華’‘中大’,索幸叫‘世界學院’‘宇宙大學’‘太空學府’好了,仿佛當年大辦人民公社的‘一大二公’的陰魂再現,這樣盲目的‘大’之後,便把原有各個校的優點與特色歷程全淹沒了,如頗具特色的涼山大學,就是這麽消失的,如原也有一定歷史與名氣的南充師範學院,突然更加名爲西華師大,同樣具有名氣與歷史的兩所實力很強的大學西南師範大學與西南農業大學,好端端地不知爲什麽卻意欲合併爲一個西南大學!

攀親風就是從歷史上追根索源,好辦百年校慶,千載華誕,最好是能考證出本地曾是猿人教小猿用石塊擊果之處,故本校已有數萬年校齡矣!著名的北京大學前幾年大辦了個‘百年校慶’,大大熱鬧了一番,引得衆校都想設法攀親也辦百年,頗有規模與名氣的西南師大,2000年剛辦了五十年華誕,聽說又在籌劃2007年大辦百年校慶了,原來是打算攀親於1907年的川東教育學院。其實細觀當年北大百年慶典,真正的北大傳統只在前五十年便中斷了,並且1957年那斷歷史卻只好抹去不提,後五十年則是另一個北大了,這樣的‘百年’又有什麽意義呢;

分店風就是到處辦分校、教學點,實際上什麽條件也沒有,只有一個空牌子可以收錢就行,不僅什麽研究、學術不要,圖書、儀器全免,而且連最基本的課堂教學也沒有了,美其名曰函授,那就是‘不授’,學生只要造個‘名冊’即可,考試時與試題同時、甚至還提前下發答案,只要抄一下了事(這種考試法並不新鮮,前些年宣傳部門考幹部的政治學習早就是如此,老人家不早就講過“抄一遍也好嘛”)實際上就是“皮包大學”,就有如解放前叫做“野雞大學”的,那時這些大學,迫於社會壓力還得努力裝飾一下門面,現今在腐敗的官場縱容下,經有關部門批准,並有資格發文憑,國家承認其學歷後,還哪管得其它啊!

第四大敗筆就是混文憑取代了上學,應試代替了讀書,而且這‘試’又是一種‘假試’,是一種充滿了層出不窮的醜聞與腐敗的所謂考試,誰都知道從考試與學習的關係來說,學習才是根本的,學習本是爲了獲取知識與技能而達到充實與提高自己的目的,這也是教育的價值之所在,而考試只是一種檢測與評價學習的手段之一,這點大家都明白,可是如今卻弄到不問學習甚至不要學習只要考試,其實真正的考試也不要,只要一個分數就行了,由此可以混一個文憑,這是一種極端的本末倒置,它徹底地扼殺了文化教育!這哪是什麽辦學,完全是做戲與騙錢;那麽,教育主管部門、行政機關又到哪兒去了呢?答曰:腐敗去了!‘權力’早‘尋租’了,中國當前最大的腐敗當算教育腐敗。就按産業化的企業來說:企業爲市場開發也還需要重用幾個技術人材,就相當於學校要教師,而這樣辦學教師也就不重要了,學校連企業式的‘學店’也不是,它只是一個‘學衙’,教師有如‘衙役’,做個樣子站站臺,或者說它只是一場明目張膽的瘋狂的對財富的掠奪與對文化的破壞。

在這鬧劇聲中,我們所看見的只是“知識給浮燥所淹沒,學習被考試所取代”,從中我們聽見了民族的哭泣!近代的中國已發生了兩次大的文化毀滅:上一次是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文革,那是公開的用政治權力消滅文化,而這一次卻是暗中的用經濟權力浸蝕文化;兩次‘斯文掃地’:一次是‘讓真正的教授(作爲牛鬼蛇神)去掃大街’,這一次卻是‘讓掃大街的(降低標準)都去當教授’。上一次面對一切文化遭到全面的破壞與踐踏時,當時我作爲一個被改造的泥瓦匠,內心也曾有過偷偷的一閃念:也許我曾用青春和熱情學習過的那些數學知識還會有重見陽光的一天,後來恢復了高考,數學真的又有用了!今天又類似于當年,雖然名義上到處也在開數學,什麽‘高數I’‘高數II’‘經濟數學’‘微分方程’……等等,也都在考試,但卻很少有人認真學它,更不必說愛上它,大多數人最好也只當作應試之敲門磚,似乎又到知識無用之時了,我真是又感到了當年的悲衰!是不是又會出現不久以後知識普及再次吃香呢,可真有那時的話,我即使還沒死,卻也老得無法再上講臺了!這是新的一輪的文化大破壞,前一輪是公開的 ‘明槍’,這一輪卻是隱蔽的‘暗箭’,當年批知識無用論就是批判那場文化大破壞,可是對如今這場文化大破壞,卻不能只批知識知識無用論(或讀書無用論),因爲確實在一切爲了錢的市場化下,知識或讀書有時真也無‘用’,例如許多的數學知識就不全是因爲它有‘用’,甚至不少的是表面上卻無用,一道道極其漂亮的數學題目,拿到集市上真換不到一個燒餅。雖然知識與文化的發展與傳承卻並不全是爲了功利的‘有用’,但是我們絕不能放棄人類的文明,放棄人的文明生存,放棄人世間對真善美的追求!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研究生教育部抗議 領助學金要工作
教部:不會統一規定助學金方式
提振食用豬肉信心 農委會宣誓朝無藥物殘留邁進
聲援部長 台教育部持續被花海淹沒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