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全球化非中國化 蔡英文呼籲南向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2月7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鄒景雯/台北報導〕民進黨不分區立委蔡英文昨日指出,「全球化」絕不是中國化,而是台灣必須在愈顯重要的亞洲,努力伸出觸角,來建立一個平衡機制,以改善目前過度投資中國失衡的問題,這與「本土化」是並容的,沒有誰取代誰的問題。

面對民進黨敗選,蔡英文表示,民進黨在野時,爭取執政權是很重要的目標,因此很重視選舉做為奪權的手段,這種習慣在執政後卻反而產生了阻礙;選舉固然不能輕忽,但是民進黨更要了解,真正的任務是如何為台灣創造兩岸間的民主機制、如何在全球化下與本土化和平共存、如何在五十年強人統治後恢復社會的公平正義。

她解釋,產業要不斷發展,必須向外尋找製造地點,台灣過去向外拓展是靠產品,未來則須靠技術、人才與資金;這幾年台灣在東南亞的投資已經佔二、三位,很多人不知道南向政策有部分是成功的。

放眼亞洲 與本土並容

蔡英文說,亞洲在全球經濟漸扮演重要角色,尤其台灣與東南亞甚至印度的經濟互補性極大,因此我們不要將本土化做狹隘定義,須努力將觸角向外無限延伸,在經濟、政治、文化各方面,與亞洲接軌並爭取參與。

蔡英文指出,特別在亞洲的地區安全上,台灣應該有對話的空間,必須想辦法突圍。

讓我們不會在亞洲的板塊上缺席。也就是台灣在強調本土,以及台灣主體性時,也能夠放眼亞洲,使自己的空間變大。

她認為,台灣現在對中國投資比例過高,但是因為空間有限,因此國內為了開放與不開放的問題相互廝殺、分裂至深,其實這都是很可惜的內耗,如果台灣可以在中國之外的其他地方創造出利益,相對就可以平衡目前風險過半在中國的問題。

蔡英文強調,她所主張的本土化須兼顧全球化的意義在此,既非否定本土化,更不是把全球化等同只投資中國,而是到亞洲各地去開拓台灣生存壯大的利基。

游盼台日攜手南向

〔記者蘇永耀/台北報導〕總統府秘書長游錫堃昨日接見第三十三次東亞經濟會議日本代表團團長香西昭夫表示,台灣與日本應在亞太經合會議與世界貿易組織架構下建構合作平台,共同投資印度或東南亞,既符合布局全球的趨勢,並可分散風險,避免過於集中投資中國市場。

游秘書長代表陳總統接見香西昭夫等時說,台、日雖無正式外交關係,但長久以來都是重要的夥伴,不論在經濟、文化、科學、政治及安保均合作密切。去年台日貿易額達五百六十八億美元,佔台灣總貿易額百分之十五,日本為台灣第三大貿易國。

游錫堃說,今年2月19日美日二加二安保會議中特別將台海列為戰略目標,這些都是台日夥伴關係的最佳明證。在中國經濟迅速崛起之際,台、日均面臨極大的挑戰,雙方在未來更應持續加強各項合作與交流,共同謀求更多互利互惠的合作關係。

他也提到,台、日雙邊簽訂自由貿易協定仍面臨許多困難,應設法突破,這對未來雙方的經貿往來將有助益。

香西昭夫說,東亞經濟會議是從一九七三年開始,每年開會一次,由台、日雙方輪流舉辦,除討論台、日間經貿問題外,也將針對東亞整體經濟發展議題交換意見,並希望進一步推動台、日各方面的合作交流。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