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立凡: 松花江污染事件考驗政府信用

章立凡

標籤:

【大紀元12月6日訊】

  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

  那裏有森林煤礦,

  還有那滿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

  那裏有我的同胞,還有那衰老的爹娘。

  “九.一八”,“九.一八”!從那個悲慘的時候,

  “九.一八”,“九.一八”!從那個悲慘的時候,

  脫離了我的家鄉,抛棄那無盡的寶藏,

  流浪!流浪!整日價在關內,流浪!

  哪年哪月,才能夠回到我那可愛的故鄉?

  七十多年前舉國傳唱的這首歌曲,表達了外敵入侵之際,國破家亡的東北人民對母親河的深情懷念。

  時間推移到西元2005年11月13日,吉林省境內中石油吉化公司雙苯廠胺苯車間發生爆炸,百噸苯類污染物流入松花江,悄悄向下游流動。雖然環保部門次日即測出水體苯超標108倍,但直到爆炸案發生5天後(11月18日),吉林省政府辦公廳和環保局才把産生污染的資訊通報給黑龍江省政府和環保局。

  通報送達後第3天(11月21日),哈爾濱市政府一日連發兩個原因完全不同的停水公告,先稱“對市區市政供水管網設施進行全面檢修並臨時停止供水”,後稱因吉化爆炸事件“預測近期有可能受到上游來水的污染,市區市政供水管網將臨時停止供水”,兩公告唯一相同的資訊是“停水時間約爲4天”。堂堂一省首善之區,政府朝令夕改,引起的混亂可想而知。

  11月23日,國家環保總局有關負責人通報說,受中國石油吉林石化公司爆炸事故影響,松花江發生重大水污染事件;同日,黑龍江省政府向媒體通報污染實情,吉林省副省長也對哈爾濱市民表示“慰問和深深的歉意”。這時距污染發生已經10天,此前松花江流域的人民和全國公衆還一直蒙在鼓裏。。

  從“那個悲慘的時候”起,部分哈爾濱居民爭相“脫離家鄉”,開始了“關內流浪”,數日內機票脫銷。但大部分居民仍不得不留在原地,忍受連續四天缺水的折磨和污染的恐懼。

  11月27日,官方媒體報道哈爾濱已于下午6時恢復供水,比預定時間提早了五個小時。省長張左己當衆喝下了“第一杯水”,並記者解釋說:

  事件發生之初,確實出現了群衆恐慌和懷疑,一個原因是我們以“管網檢修”爲由發佈的停水公告,對此我們是頗費斟酌的:我們顧及別人的感受,不希望産生“你污染,我治理”的壓力;還顧及群衆對突如其來的災難承受不了;也顧及涉外問題,擔心給國與國之間的關係造成影響。

  在中央的支援下,不到10個小時,我們就糾正了這個“善意的謊言”,向群衆公佈了真相,得到了群衆的諒解。

  張省長解釋“善意謊言”的談話,傳達了四點資訊:一是“責任在鄰”,二是“穩定壓倒一切”,三是擔心“友邦驚詫”,第四點“中央的支援”最爲詭異,不知道他想要暗示什麽?這番充滿官場思維的表白,在互聯網路上引起了一片噓聲。

  另據當地報紙報道:

  爲謳歌在這次抗擊松花江水污染事件中,全省人民特別是哈爾濱市人民,在省委、省政府和哈爾濱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表現出的團結友愛、同心協力、萬衆一心的大無畏精神,大型特別節目《水之情》今晚19時50分將在黑龍江電視臺衛星頻道和文藝頻道並機播出,黑龍江電臺新聞廣播和文藝廣播同時轉播。(同日《哈爾濱日報》)

  讀完這樣的報道,倒真像喝了一杯污水。一樁曾向公衆隱瞞的重大生態災難,轉眼間變成了“政績工程”,實在有點畫虎類犬。處理公共危機是政府的本分,消除水污染也與抗洪救災不同,應對的不是天災是人禍。花費納稅人的錢,用三天時間搶出一台大型節目爲自己貼金,要達到什麽目的?前年“非典”初期的衛生部長已經夠弱智,不料更有“弱智群體”在後邊排隊。

  與撒謊相比,反倒顯出“緘默是金”,或許本應將更多的噓聲,送給從事件一開始就三緘其口的吉林省當局和國家環保部門。若是沒有21日的“謊言公告”,黑龍江當局也可以自我包裝成一個無辜的受害者,甚至是民衆的保護神,但先扯謊後作秀,反倒把自己推到尷尬的境地。連兒童都知道“狼來了”的故事,戲弄公衆等於自毀前程,政治人物尤其如此。無論謊言是出於善意或惡意,今後有誰會相信一個撒謊者呢?

  歌舞升平的背後,危機真的結束了嗎?

  被苯物質污染的毒水,目前正在向下流移動,繼續禍害沿途的居民,並將危及鄰國俄羅斯。本次重大污染事件,今後數年中對松花江流域水體、河床、大氣、地下水、土壤、物産以及人民健康的危害,尚難於預料。如果真像爆炸發生後媒體所報道的那樣,有毒物質已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又怎會發生如此重大的生態災難呢?媒體放棄監督責任,一再幫同作秀欺騙公衆,無異於愚蠢的反宣傳,將置執政黨和政府的信用于何地?

  在播出《水之情》的前一天,中國外長李肇星同俄羅斯駐華大使拉佐夫在北京舉行會晤,中方承認松花江污染將對俄羅斯遠東地區的生態環境帶來嚴重後果,並就此正式向俄羅斯道歉。

  在中國急需獲得俄羅斯石油資源的背景下,李外長打破常規的道歉,實爲共和國外交史上所罕見,表達了對一衣帶水鄰邦俄羅斯的友好感情,以“油——水之情”喻之或無不當,但人家要的卻是貨真價實的賠償。

  恕我孤陋寡聞,也許是因爲“內外有別”,自本共和國成立以來,尚未見有政府向人民正式道歉的記載,即便是1960年代造成總人口銳減兩千萬的大饑荒,當時也只是將“人禍”說成“天災”。

  東方有一種死要面子的“不道歉文化”,日本極右翼是其代表,頑固否認其侵略戰爭對中國和亞洲國家造成的傷害,至今仍是國際輿論抨擊的目標。

  但中國歷史上也不乏“道歉文化”,每當有天災發生,皇帝照例會下“罪己詔”自責一番,按儒家“敬天保民”的說教,將天災的責任攬到自己頭上。翻開《二十四史》,這類的記載比比皆是,雖屬例行公事,倒覺得還有些許人情味道。何以我們的人民公僕,見識反不如封建君主?要麽歸咎於天災,要麽塞責於上游(如本次黑龍江當局所爲),就是不肯檢討“人禍”的責任。

  凡是資訊不對稱的地方,就有腐敗滋生的土壤。“欺上瞞下”是不少官員在災害發生後的習慣思維,爲了維護“一貫正確”的面子,完全漠視公衆的知情權。在災害發生10天後,雖然吉林省副省長不得不向鄰省表示歉意,但並沒有向本省人民道歉。吉林網民責怪省府隱瞞,令他們在不知情中受害;黑龍江網民埋怨本省當局對他們隱瞞加撒謊,對吉林的道歉也不領情。

  松花江是東北人民的母親河,政治家也常常自稱是“人民的兒子”。毒害母親是違背人倫的悖逆之舉,松花江污染事件是不折不扣的“人禍”,主要罪責當然要由直接責任人吉林化工廠來承擔,但隱瞞重大生態災難的兩省政府及環保、宣傳部門,也應接受問責(除非負有監督之責的人民代表大會也不作爲)。對責有攸歸的袞袞諸公而言,難道先說聲道歉就這麽難嗎?

  如今除了處理污染之外,恢復政府信用更是重大的後遺症,豈是一台粉飾太平的電視綜藝節目所能唬弄?要樹立真正親民形象,看來陳舊的宣傳機器也該換換軟體了。

  執政黨歷來認“實事求是”爲光榮傳統,松花江污染事件的災難,正在考驗其執政能力。能否以雷霆手段追究這場巨大“人禍” 的責任,也是昭示“胡溫新政”威信的試金石。

  2005年11月29日 風雨讀書樓

──轉自《世紀中國》(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章立凡: “改良”與“革命”賽跑
韋拓:從下滑到坍塌 國足告別世界盃之路
林一山:被歷史選中的上一代香港人
林一山:港人何以為信念從沒退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