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心血管疾病醫術進步 更多病患免開大刀

人氣: 8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2月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三日電)去年心臟病躍居為國人死因的第二位,今天一群心臟醫學專家認為,塗藥支架、血管內超音波、快t電腦斷層掃描、關閉器等介入性心血管醫術進步,使得愈來愈多病情複雜的心血管病患可以採用最少傷害的治療方式,不一定要動大刀。

台灣介入性心臟血管醫學研討會今天在國防醫學院舉行,美、日、荷、韓、台等三十餘位專家分組,將台大醫院、新光醫院與三軍總醫院的心導管手術過程,傳送至國防醫學中心至德堂,進行實況操作與醫術交流,專家群包括前總統李登輝赴日就醫的光藤和明醫師。

台灣介入性心臟血管醫學會指出,新一代的血管支架由於包覆了藥物,減少血管再狹窄的機率,前總統李登輝就是使用這種支架,過去需接受心臟冠狀動脈繞道手術的病患,現在多個選擇,可用塗藥支架治療多重冠狀動脈血管疾病,或是治療左主管支的心血管狹窄。

其次,國外最新的血管內超音波可呈現彩色立體的血管影像,有助於醫療人員區別病人血管粥狀硬化的差異,對於血管鈣化、纖維化與脂肪組織等有更精確的診斷參考,提高治療成功率。

另外,台灣已引進的多切面快速電腦斷層掃描檢查,經臨床證實,可以早期發現冠狀動脈疾病的鈣化病灶,可提高診斷的正確性。

台灣介入性心臟血管醫學會指出,血管內超音波和快速電腦斷層掃描這兩種檢查,對人體不具侵襲性,將來可望使病患減少接受侵襲性的傳統心導管檢查。

在先天性心臟病與周邊血管疾病的診治技術方面。台北榮總等醫院採用關閉器治療心臟缺損,三年下來,已造福超過三百位以上病患,療效良好。

隨著台灣人口老化,與老化相關的主動脈病變案例也逐漸增加,今年衛生署核准腹主動脈支架上市,對治療腹主動脈瘤的效果良好,可以取代部份外科手術減少手術風險與併發症,但這項器材健保並不給付,病患需要自費使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