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億元淡水今年倒落海

人氣 3

【大紀元12月1日訊】香港今年因水塘滿溢而要「倒入鹹水海」的淡水達1.09億立方米,如以東江每立方米水價為3.085元計算,即浪費了逾3億元。

環境運輸及工務局局長廖秀冬表示,本港水塘因受地理環境及容量限制,在雨季期間或會出現滿溢的情況。香港今年1月至10月的累積降雨量已達3,203毫米,較同期平均值2,152毫米高出超過49%,並已超出全年平均值2,214毫米差不多45%。

今年的8月份更是自1884年有記錄以來第2個多雨的8月份,該月錄得的降雨量為971毫米,較8月份平均值391毫米多出約148%。此外,8月19及20日兩天的累積降雨量為546毫米,更打破8月份兩天累積降雨量的記錄。因此由5月份開始,本港的水塘已開始出現滿溢的現象。

廖秀冬指出,本港的年降雨量變化很大,自天文台1884年有記錄以來,最高年降雨量為1997年的3,343毫米,最低為1963年的901毫米。由於今年的降雨量偏高,截至今年11月,水塘溢流量為1.094億立方米,較去年全年上升近17倍,如以東江水每立方米水價為3.085元,即浪費了逾3億元。

但她表示,由於所有經水塘溢流的都是天然的雨水,而非輸港的東江水,因此若以東江水價格計算其價值,既不合理,也不符合實際情況。水務署曾進行可行性研究,包括能否增加水塘儲存量以低水塘溢流量,結論是增加現有水塘儲存量需要大量工程及運作支出,成本較購買東江水或海水化淡等其它增加水源方法昂貴,並不合乎經濟效益,而且亦會對郊野地區及生態環境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

廖秀冬並說,政府希望在短期內與粵方達成新的供水協議,而在商討新供水協議時,會考慮彈性供水的安排。

按照粵港達成的合約,本港每年須最少購買約8億立方米東江水,耗費公帑逾24億元,但由於供過於求,由1998年至2003年,本港共把約值30億元的東江水「倒入鹹水海」。(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八成半港人認為香港空氣品質差
調查:香港明年工資成長3.5%
港府拒透露迪士尼樂園各項設施造價詳情
香港人民幣存款減至225億元  首次下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