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砍亞股 亞洲貨幣一面倒

標籤:

【大紀元10月18日報導】(中央社台北十八日綜合報導)亞洲貨幣今天一面倒,新台幣走貶至近一年谷底,而受到外資持續拋售韓股拖累,韓元兌美元也下挫。而人民幣升值未引發亞洲貨幣競升,也跌破專家眼鏡,包括雷曼兄弟、高盛與荷蘭銀行的貨幣分析師皆將韓元、泰銖與新台幣走貶,歸咎於人民幣升值幅未達預期。

台灣政府昨天發出警告,防堵禽流感疫情已到了「關鍵時刻」,一旦傳出疫情將重創觀光產業、阻礙經濟成長,以及恐削弱台灣資產吸引力。台灣在9月2日援引國際油價高漲為由,調降今年經濟成長預估目標0.5%至4%。

新台幣兌美元匯率在台北時間早上9:27貶值0.3%,報1美元兌33.536新台幣,稍早一度下滑到33.543,是自去年11月2日以來最低。市場預估,本週新台幣可能走貶至33.80。

韓元兌美元一度下跌0.5%,報1美元兌1,052.40韓元,是自7月11日以來最低,本週下看1,058。

根據南韓政府數據,9月份失業率攀升至4年新高,經季節因素調整後,由3.7%升至4%,是自2001年4月以來最高,引發內需恐減弱疑慮,拖累經濟成長。

投資人賣壓湧現,其他亞洲貨幣也連袂走低;泰銖走貶0.2%,至1美元兌40.94泰銖;印尼盾貶值0.2%,至1美元兌10,126.印尼盾。新元兌美元報1美元兌1.6928新元,菲律賓披索兌美元報1美元兌55.85。

全球基金經理人昨天大賣泰股19億泰銖 (4600萬美元),外資在印尼股市也賣超100億印尼盾。

在南韓經濟復甦可能減緩疑慮下,根據股市交易數據,海外基金經理人今天持續賣超韓股,過去17個交易日賣超計達22億美元。

新加坡Dresdner Kleinwort Wasserstein外匯分析師Sabrina Jacobs表示,資金大舉流出市場,尤其是南韓和台灣,不利亞洲貨幣。

另一方面,雷曼駐倫敦全球外匯研究部門主管James McCormick受訪時表示,「毫無疑問的,對於看好亞洲貨幣升值的分析師而言,今年將是令人失望的一年。」人民幣2.1%的升幅太小了。

中國在7月21日結束實行10年之久的人民幣緊釘美元匯制,改釘一籃子貨幣,並允許人民幣立即升值2.1%,市場普遍好看人民幣升值會引發亞洲貨幣升值潮。

雷曼與其他華爾街券商去年12月不約而同的看好人民幣走升將推高亞洲貨幣上漲,他們認為,人民幣升值將帶動亞洲其他各國出口,促使亞洲各國央行允許其貨幣值。

不過,人民幣重估以來,彭博摩根亞洲美元指數已下跌1.7%,中國宣佈讓人民幣升值當天,該指數勁揚1.5% 達104.26,創下1998年6月來最大漲幅。

彭博摩根亞洲美元指數係衡量韓元、泰銖、新台幣與星元等貨幣兌美元表現的一項指數。

即將邁向四年來首度下滑的該指數也囊括了人民幣、港元、印尼盾、菲律賓披索、印尼盧比與馬幣。該指數今年來累跌1.6%。

亞洲貨幣競相走貶,跌破看漲亞幣的分析師眼鏡。美林、瑞士銀行與花旗集團也預期美元兌亞洲各國貨幣將走貶。

相關新聞
匯市觀望 新台幣兌美元小升2.8分
立委:TVBS百分百外資 應撤照
世界盃高球資格賽 汪德昌險中求勝
雷曼兄弟:油價上揚可能衝擊亞洲經濟成長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