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初體驗-蛋糕+咖啡 訓練精障者-耐心+愛心

標籤:

【大紀元10月17日訊】(自由時報記者丁勻婷╱採訪‧攝影) 什麼樣的創業可發揮愛心,又可展現創意!

當顧客造訪時,在香頌音樂中,喝到一杯不會讓人心悸的香醇咖啡,吃到不需到名店排隊的獨特口味蛋糕,搭著捷運,到台北市善導寺六號出口,就會找到答案!

衝著蛋糕來自台北縣一家有名的蛋糕店,許多人到陳萱佳和陳明敏的咖啡店,主要就是來買蛋糕,只有5坪大的咖啡店,在鬧區中顯得相當低調,以外帶為主,座位只能容納12人,每天上午供應著早餐,想吃養生餐可選擇生菜沙拉、養生飲料,下午時間則可來場蛋糕與咖啡相遇的下午茶約會。

公益出發 共同成長

但是,乍看之下,似乎無法從店面的外觀看出來,這家咖啡店與公益有什麼關係?但走進店裡,坐下來點杯咖啡,就會發現服務人員以生澀害羞的口吻問:「你要點什麼」,這時候更明白,你需要多給他一點點時間。

店長陳萱佳說,為了避免社會以刻板印象看待店面與工作者,2年多前,她在設計店面時,只將「台北市康復之友協會」標誌放在側邊,希望與一般店面無多大差異,不希望社會以異樣眼光看待精神障礙者,2年多來,這家店面陪伴著精神障礙者、其家人、社工人員等一起成長,可說是全國首家讓精神障礙者與社會大眾接觸的店家。

服務態度 特有賣點

陳萱佳指出,在開業評估階段,她深深明白「如果社會只是同情,生意就很難做得起來」,因顧客在買了一次後,就不容易再啟動其第二次的愛心,所以,必須找出特有的賣點,她相信服務態度與精緻商品,一定可以吸引顧客一再上門,也才能真正發揮開店的目的,提供精神障礙者一個就業機會,以及訓練、教育、重塑形象。

奶泡打壞了、果汁比例調錯了,如果在一般店家,夥計早就被老闆罵慘,但是在這家咖啡店,卻有著不同的對話,不僅需教導孩子應對禮儀、維持高品質衛生環境、走動式行銷,當孩子犯錯,讓他再試一次,給他信心,做壞掉的產品就丟掉算了,當然不會交給顧客。

陳萱佳說,精神障礙者透過正常工作與人際互動,提高了可塑性,有些人初期到店面工作時,講話聲音像螞蟻般,一見到陌生人就低頭不語,經過訓練之後,即使顧客多,錢也不會算錯,原因很簡單,也只有一個,那就是「不放棄」!如果,下次你來到捷運這一站出口,看到學員們拿著標語,向你害羞地發傳單,邀請你喝杯咖啡或試吃蛋糕,記得點頭微笑喔!

陳萱佳表示,讓精神障礙者踏入社會,不論對其個人、家庭、社會都是好事,可減輕其家人心理負擔,學員也可獲得薪資與成長,但政府未必全然支持民間團體的努力,近年來,似乎補助經費縮水,她盼望政府能多重視此問題面,給予更多創業輔導資源,讓有心改變社會的社團能繼續走下去。

陳萱佳 店長學煮咖啡

(自由時報記者丁勻婷╱專題報導)

創業維艱,一切是否應簡單成事?陳萱佳表示,咖啡店在開店前半年期間,她每天7點就到,晚上10點多才下班,經常緊張得喘不過氣來,呼吸困難的滋味,讓她以為自己累到生病了,因為除了要設計各種行銷、承擔創業風險、訓練學員,更令人訝異的是,在開咖啡店之前,她竟然不會煮咖啡。

陳萱佳說,好在她有個好老師,就是她的咖啡迷爸爸,他甚至還自己打造各式各樣的咖啡機,就這樣帶領她進入咖啡領域,成為24小時的顧問,而且原本她只要一喝咖啡就過敏,經過爸爸教她要如何煮出一杯新鮮咖啡,以及一再測試、挑選後,終於煮出了不會讓她過敏、心悸的咖啡,這才有信心去開店。

陳萱佳一直任職於台北市康復之友協會,她是一名心理諮商師,也是受僱者,協會在決定創業時,交由膽大心細的陳萱佳做店長,籌畫企劃、尋找資源與經費,她也勇氣十足地接受挑戰,找來與她想法相同的社工員陳明敏,一同打拚。

沒有創業經驗的陳萱佳、陳明敏說,和一般店長不同,她們要有8隻眼睛、4個耳朵,除要了解顧客的需求,跟隨市場變化,更要讓學員擁有扎實的教育訓練,為後續就業做準備。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推動促進就業措施 台經建會盼全年失業率降至4%
創業經驗交流研討會30日高雄免費登場
新加坡政府拿出五百萬新元鼓勵創業
台經建會:青年創業貸款 創造逾12萬就業機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