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4市場抓蟑 72小時逮2700多隻

人氣: 6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0月17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鍾麗華╱台北報導〕環保署委託學者在四個傳統市場抓蟑螂,結果在七十二小時內,總共抓到逾兩千七百隻,平均一分半鐘抓到一隻,其中以德國蟑螂最猖獗。專家表示,出現一隻蟑螂代表背後至少還有超過二十隻,估計這四個市場,至少藏身五萬五千隻蟑螂以上。

環保署委託台大昆蟲系教授徐爾烈於今年8月,在台北縣三重市場、土城市場、鶯歌市場、中和市場抓蟑螂。

該研究以放置「捕蟑屋」的方式,在每個市場中,每隔五公尺放一個,七十二小時後回收。不過當初每個市場放置一百個,最後僅回收三、四十個。

根據研究結果,總共抓到兩千七百二十六隻,其中以德國蟑螂最多,佔六十九點一%,美洲蟑螂為十九點六%、棕色蟑螂為九點三%、澳洲蟑螂為二%;若以市場來看,中和市場抓到一千九百三十四隻、土城市場為三百五十二隻、鶯歌市場二百七十二隻、三重市場為一百六十八隻。

為瞭解有效除蟑方式,該研究以三重市場為對照組,僅勸導環境整理,不施以任何藥劑,鶯歌市場以噴藥、土城市場以凝膠餌劑、中和市場先以凝膠餌劑,隔兩日再噴藥。九天後進一步調查,沒想到三重市場的蟑螂卻成長兩倍,達三百四十一隻,其他三個市場的蟑螂也是不減反增。

徐爾烈表示,整理環境是防治蟑螂最好的方式,這次實驗中,單以環境整理的三重市場,蟑螂竟成長為兩倍,他認為,主要還是沒有落實,但如不整理恐怕蟑螂會暴增四倍以上;至於其他使用藥劑的市場,則恐因長期用藥,產生抗藥性問題,為了避免出現此一現象,須經常性換藥。

環保署強調,用藥方式必須視情況而定,如要達到立即效果,以噴藥最好,但卻不能持久,同時有污染食物、環境之虞;至於凝膠餌劑,則是蟑螂吃了餌劑回巢死亡,同時誘引其他蟑螂食用其屍體或糞便,繼而中毒,達到連鎖反應,而這也是目前環保單位比較建議採用者。

小檔案–蟑螂

早在三億五千萬年前,蟑螂就開始活躍在地球上。

蟑螂對環境的適應力極強,地球上任何國家、任何角落都可以找到牠們的蹤跡。

蟑螂會堅強地活了好幾億年,不是沒有原因的,不論植物、動物,蟑螂都吃,在缺乏食物時,連紙張、肥皂、衣服都不放過。

在缺水的環境下,蟑螂可以生存一個月,即使沒有食物,也能苦撐三個月。

科學家由化石發現,蟑螂的外型與身體構造,經過幾億年的洗禮,仍沒有太大改變,還可以躲過一次次的浩劫,可說是演化的「常勝軍」。

尤其蟑螂對外在刺激反應極為敏感,逃逸速度很快,要抓蟑螂,還不是件容易的事。

根據統計,全世界目前約有三、四千種蟑螂,其中台灣有六十多種,無論世界各地,還是以德國蟑螂最為猖獗。

台灣住家內常見高腳蜘蛛,俗稱「ㄌㄚ ㄧㄚ」,其實是捕蟑高手,下次看見高腳蜘蛛,不妨留下來對付蟑螂。

至於台灣人為什麼喜歡用「小強」來稱呼蟑螂呢?唯一可查考的典故來自周星馳電影「唐伯虎點秋香」中,替周星馳做國語配音的石班瑜用了極其誇張的語調唸出:「小強,你不能死啊,我跟你相依為命……」的台詞,轟動一時,從此「小強」就成為蟑螂的俗名。(記者鍾麗華整理 )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