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災變見真情 來自華人社會的關懷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月9日報導】海嘯重創亞齊現場目擊系列報導(四)(中央社記者康世人亞齊特稿)印尼,一個遙遠的國度,不時傳出排華暴動的消息。但是,當印度洋大海嘯重創亞齊省,傳出死傷慘重的訊息時,來自台灣、新加坡、香港與中國等華人社會的救援與關懷,卻隨即到來,運送到災區的物資和救援,是不分族群與膚色的。

即使是印尼當地遭到排華威脅的華人,面對來自台灣的救難、醫療隊伍時,最常從印尼蘇北省留台同學會成員口中聽到的,就是:「你們是來幫印尼的,我們當然要全力協助。」

華人社會的關懷,就是這樣無私。

二OO四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大海嘯重創東南亞各國的隔天,台灣基於人道關懷,立刻派遣印尼震災先期評估十人小組,包含消防署、北市消防局的特種搜救隊,及隨隊醫生還有台灣非政府組織,趕至棉蘭,並且深入亞齊災區,希望能拯救還在瓦礫中掙扎的生還者。

隨後,由台大、成大醫護人員以及疾病管制局二位防疫專家所組成的台灣國家級災難醫療救護隊,也帶著藥品、醫療器材和二十加侖的食水,在三十日飛抵棉蘭,希望能提供災民醫療服務。

不過,由於駐印尼經貿代表處過去把焦點放在印尼台商,而印尼台商都集中在雅加達,導致棉蘭沒有適當地聯絡協助的資源和人脈。

就在此時,熱心的蘇北省留台同學會,在會長劉其俊、副會長高德才、林文蓮等核心幹部,紛紛放下手邊的工作,動員自己在當地社會的資源,包括與軍方、當地政府的關係,以及車輛等,全力協助來自台灣的搜救、醫療人員,才讓台灣的關懷得以伸展。

雖然,許多印尼華人都同意,印尼政府過去在政策上打壓華人,甚至傳出一九九八年的排華暴動還有軍方參與;但印尼華人卻早已決定把印尼當作自己的國家,並不在意過往的種種,盡全力讓台灣的資源,能夠源源不絕地送進災區。

一頭銀灰的頭髮,從前是成大德文系畢業的蘇北省留台同學會長劉其俊,在台灣的救援醫療隊伍抵達後,每天不但要忙著公司業務,還整天幫忙連繫印尼蘇北省、亞齊省政府,和印尼軍方交涉,接送台灣相關人員到目的地,或是整天充當嚮導與翻譯,經常沒吃午餐,為的就是讓救援人員、物資能儘早進入災區。

劉其俊靦腆地笑著說:「你們來幫忙,我們提供一些協助是應該的,何況我們過去在台灣求學,對台灣還是有一份感情在。」

連兒子陳奕錦也叫出來整天陪著台灣救難、醫療人員深入災區、充當嚮導、翻譯的副會長林文蓮真摯地說,「你們是來幫印尼的,我們當然一定要全力協助。」

因為蘇北省留台同學會的全力協助,即使在進入亞齊災區的機位一位難求之際,台灣的救難、醫療人員卻能兩度搭軍機進入災區,把台灣的人道關懷帶給災民。

二十六歲的陳奕錦,台大畢業後回到故鄉,幫忙母親的事業。他說,災變發生後,聽到母親說台灣醫療隊在亞齊找不到安全適當地點紮營,就想起亞齊的友人吳錦順,其父在災區有一棟廢棄工廠,也許可以作為台灣醫療隊的基地。

也因為這層關係,在也是災民的吳錦順協助下,台灣國家級災難醫療救護隊,才能有交通工具深入災區,並在吳家的廢棄工廠紮營,就近為災民提供醫療服務。

反觀來自中國的國際救援隊,雖然在三十一日進入亞齊機場紮營,但在一切講究關係的印尼,卻因為在當地沒有類似蘇北省留台同學會的組織協助,沒有翻譯也沒有車輛,只能在機場原地不動,遲遲無法把物資及醫療成員送入災區。

負責帶隊的中國地震局副局長趙和平苦笑地說,沒有翻譯和車輛,真是寸步難行;他隨後還向台灣國醫隊尋求協助,探詢是否能幫他們找到翻譯。

除了蘇北省留台同學會,棉蘭當地的華人,也紛紛向災民伸出援手,包括有華人醫院提供災民免費醫療服務、有華人協助在棉蘭設立難民營收容難民等。

提供災民免費醫療的棉蘭日里醫院院長李炯寬笑著說,反正醫院總是有部分可供運用的醫療資源,何不拿出來協助災民,他只是為震災盡一份小小的心意而已。

可能是受到「天下為公」、「人溺己溺,人飢己飢」等華人傳統觀念影響,不管是在亞齊災區或是在棉蘭,隨處可見來自當地華人,或是來自台灣、香港、中國、新加坡等華人社會的關懷,相信這份關懷,會持續協助亞齊重新站起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