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雪﹕校園暴力有感

標籤:

【大紀元1月4日訊】「酷」「Cool」、「That’s so cool」等話語,是流行於我們這些年輕人中間頻率最高的口頭語,此起彼伏的出現在校園的各個角落,被作為時髦的標榜傳頌著。那麼「酷」的崇尚是甚麼?每個人卻不盡相同。在當今,各種社會潮流一浪高過一浪的衝擊著人們的頭腦,衝擊著人們的傳統觀念,許多人在各種文明的衝擊和衝突中迷失了,找不到了立足點,焦躁空虛、無所適從、隨波逐流,而我們同齡的年輕人就是最易迷失的一群。

一部部的獲獎大片輪番地盛行,並且作為一種文化載體向全世界輸出著「個人英雄能拯救世界」的價值觀念。這些英雄們要麼刀槍不入,要麼讓對手血肉橫飛、身首異處,甚至可以用手中的武器,肆意的摧毀周圍的一切。然而,「英雄們」在「拯救世界的同時」,卻也向我們這些「最易迷失」年輕人傳遞了一種「英雄=暴力」「暴力=一切」的信念。於是,這些「英雄們」的形象成為我們的榜樣,暴力的行為成為模仿的對象,肆無忌憚和唯我獨尊成為了「酷」的崇尚,甚至發展成「你侵犯了我」,「我就用暴力解決你」﹔「如果我鬱悶」,「就找支槍來掃射你們」﹗ 結果,給個人、家庭、學校和社會造成不可挽回的悲劇。

近年來,有關校園暴力的消息屢見報端,諸如同學打架用刀子捅了對方、高中生在校園用槍殺死了同學、某某學生用自動步槍向師生掃射死傷一片等等,這邊驚魂未定,那邊又有發生。校園暴力已經對社會造成了巨大影響,校園教職工、學生、家長和社會上關心教育事業的各界公眾無不為之感到震驚和惋惜。

我們處在青少年時期,的確比以往長大成熟了許多,因而我們有時會把自己當作成人來看待,自以為很有主見,但實際上並未完全脫離孩子的單純和幼稚,經常會做一些不妥當的事。我們對周圍的事物充滿好奇並樂於嚐試,卻不完全具備準確分辨是非的能力,更習慣於盲目的隨波逐流,甚至在情急之下會全無理智的去做一些過激的事情。這些也是引起校園暴力頻頻發生的主要原因之一。當然,單純的我們是無辜的,是社會在無形中將暴力的信念灌輸給我們,這些信念利用我們的無知,驅使我們步入歧途,造成難以撫平的創傷。這些悲劇的發生,為我們敲響了警鐘。這些慘痛的教訓告誡我們,自己並未成熟,為了防止校園暴力在我們身邊發生,我們除了要學會關愛他人、增強責任感、遇事冷靜之外,還要克服虛榮和盲從,在新的事物面前學會用審視的眼光予以辨別,甚麼是好、甚麼是壞,甚麼該學、甚麼不學,不要為了追求時髦,而盲目的去模仿。要在迷失中尋回自我,學會做人,學會生活。

校園暴力的起源也來自於壓力。壓力出自生活、家庭、社會各個方面,但作為我們學生來講最主要的還是學習壓力。一邊是焦躁空虛的生存狀態,另一邊是沉重的學習壓力,往往會使我們的性格和內心扭曲,迫使我們產生尋求刺激和挑戰的衝動,以此來釋放壓力、宣洩不滿,獲得一種暫時的、肆無忌憚的「自由」和「解脫」。然而,當我們只顧掙脫束縛的同時,往往就不會顧及事情的後果,校園暴力的悲劇往往也是在這個時候產生的。

其實,我們這些「最易迷失」年輕人的確非常需要正確的引導,學校和家長的教育對我們來講是十分重要的。長輩們的人生經歷和經驗,做人和做事的道理是我們必修的一課,我們一定會受益匪淺。父母能給與我們的不只是物質上的滿足,他們的人生經驗和諄諄教誨是更為寶貴的精神財富。當我們能夠從父母那裏同時得到物質和精神上的滿足時,才能真正感受到他們所給予的完整的愛。

另一方面,我們既需要傾聽,同時也需要傾訴。當我們聽多了父母「望子成龍」的教誨時,父母也應該習慣傾聽我們的想法和要求。如果父母能暫時放下永遠也忙不完的工作,抽出一些時間來主動和我們聯絡感情,走進我們的內心,傾聽我們的心聲,排解我們的疑惑,與我們建立起有效的溝通渠道,那麼,我們承受的各種壓力不但可以化解,甚至還會變成激勵自己的力量,這些壓力也就不會因為無處排解而演變成為暴力了。 ◇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不代表大紀元。

相關新聞
讀者投書:共產黨對普通人肉體和精神的雙重絞殺
讀者投書:反對《基本法》第二十三條 捍衛香港的自由與權利
截訪者「完美接管」省信訪局——鳩佔鵲巢?
投書:十月一日紀國殤 罪魁禍首共產黨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