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一塌糊塗」網站關站事致北大校長書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9月17日訊】許智宏校長,各位校領導:

本月13日下午上課時,一位同學面色沉痛地告訴我,「一塌糊塗」網站已經關站了。一時間,我真的難以相信。雖然近些時日,有關這個網站要被關掉的消息傳得沸沸揚揚,但是我總是以為不大可能,因為近期政府對網絡的治理似乎針對的是色情,現在色情氾濫的問題並沒有什麼好轉,怎麼會對「一塌糊塗」這樣的嚴肅網站下手呢?但不幸的是,這次並非誤傳——下課後我上網,果然「一塌糊塗」已無法登陸,她真的要永遠消失了麼?

作為一名本校的一名法學教授,我認為此次關站是一起嚴重的事件。在過去的這些年中,「一塌糊塗」已經成為包括我校師生在內的全球數以萬計網民的重要信息源泉和言論媒介。在這裡,人們可以最迅速地獲取對於發生在各地的事件的報道和評論,可以看到被一些官方媒體故意遮蔽的事實真相,一些蒙受冤情而在通常渠道無法讓更廣泛的社會知曉的人們發現了一個申冤鳴屈的好途徑(試想,去年的孫志剛事件如果沒有包括「一塌糊塗」在內的各種BBS風起雲湧的滔滔言論,怎能最終導致正義伸張和收容遣送制度的廢止?)。這裡還是我們這所大學與外部社會溝通的重要渠道。世界各地的網友在這裡看到了我校師生的風貌,一些關注我校的人們可以通過閱覽該網相關版面而獲得及時而豐富的信息,甚至那些批評我校的言論也對於我們檢討自身、改進工作大有裨益。

此外,「一塌糊塗」還是我們校內教室的擴大。以我個人的經驗為例。我在數年前就在這裡註冊的自己的id,有閒暇就願意在網上與同學們交流。自己的文章貼在這裡,很快就能夠聽到來自網友們的評論;學生們在學習中遇到一些問題,我也願意幫助出些建議。今年上半年,我曾經到我校深圳研究生院為那裡的同學們講課,課下就在「一塌糊塗」的「深圳研究生院」版上跟同學們展開對課堂上涉及到的一些問題的更深入討論。這種討論經常持續到深夜,也一直延伸到我回到北京之後。我自己帶的碩士博士生甚至在這裡開設了一個封閉的討論區「法律的魅力」,大家在一起交流讀書心得,見到新書在這裡跟大家通報,不少同學把論文初稿貼在這裡,我和同門的同學們都可以坦率地提出批評和改進的意見,真正是一個其樂融融的交流場所。我們多麼感謝互聯網的發明者,讓我們有了這種虛擬卻又真實的學術空間!

然而,所有這一切都因為一個我們根本見不到的關站令而破滅了。許校長,我相信許多教師也會像我一樣對這樣突如其來又毫無論證的封殺而怒火中燒。在黨和國家領導人都不斷倡言依法治國和依法行政的今天,我們不禁要對於這起粗暴的關站行為提出質疑:

第一,我國憲法明確地保障公民享有言論出版自由,對於包括國家政治事務在內的各種問題坦率地發表批評意見是這種權利核心內容。不必擔心一些言論觸犯法律,因為刑法有煽動顛覆政府的明確罪名,民法裡有對於法人和自然人名譽權的嚴格保護。一個法治政府可以對於涉嫌煽動的言論提起公訴,罪名成立者當然要得到應有的處罰。但是,如果政府建立事先審查的制度,或者因為某些人言論違法,便關掉整個網站,則是不折不扣的政府違憲。實際上,這樣的行徑也是與改革開放以來黨所一貫倡導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惟一標準」原則嚴重牴觸的。該原則明確要求的是,各種言論都可以發表出來,然後經過實踐檢驗,真理與謬誤才能夠判然區分。如果交由某些官員進行審查,他們來決定哪些言論可以發表,哪些必須封殺,那豈不成了「官員是檢驗真理的惟一標準」了麼?

第二,本次關站我們看不到任何來自政府機關的文件公開發佈,甚至我們都不知道誰封殺了這個網站。決定關站的機關是不是一個在法律上適格的主體?封殺令依據的是怎樣的法律條文?其中的說理是詳細充分還是簡單武斷?所有這些,我們都一無所知。不獨此也,按照我國行政法的規則,這樣的封殺是一項具體行政行為,也就是說,如果利益受到影響的相對人不服這項決定,可以要求作出決定的政府機關的上級機關復議,對復議決定仍然不服,還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一塌糊塗」網站的管理者或者您作為本校的法定代理人對於這項決定是否可以提出復議,是否準備進一步提起訴訟?誠然,我也知道對於這次事件提出上述問題有些書生氣十足,但是,我從今天剛剛發表的胡錦濤主席在紀念全國人大成立五十週年的講話中看到的是非常明確的法治觀念,他說:「依法治國……關鍵是依法執政、依法行政、依法辦事、公正司法。」他號召人大要加強對權力的制約和監督,「確保憲法和法律得到正確實施,確保行政權和司法權得到正確行使,確保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得到尊重和保護……堅決糾正以言代法、以情枉法、以權壓法的問題,維護國家法制的尊嚴。」擺在我們面前的這起關站事件不正是一個以言代法、以權壓法的典型事例麼?一個看起來不大,實則很重要的權利問題是,如此突下恨手,許多人在那裡的資料都來不及備份,這樣的合法權益的損失誰來補償?

第三,從整個國家、社會以及我校的穩定的角度考慮,關站令也是極其愚蠢的。我校師生向來具有憂國憂民、針砭時弊的傳統。在前互聯網時代,這種精神常常通過街頭抗議的方式加以表達。學生抗議,政府應對失當,則經常演為血案。七十多年前的五四運動正是這種「抗議-鎮壓-更深的仇恨-更激烈的衝突」循環的經典例證。但是,網絡卻讓熱血青年找到了一種更為溫和的方式表達他們的不滿。從心理學的角度說,憤怒的情緒如果能夠以適當的方式訴說出來,許多人就會歸於平靜,就不再訴諸那些激烈的抗議了。這正是古人所謂「防民之口,甚於防川」的道理,也是言論自由有助於社會穩定的原因。況且隨著網民數量的增加和類別的多樣化,一些過激的言詞也會因為另外的理性分析而失去說服力。實際上,在民主社會,正是這種不同意見的公開表達和相互切磋,使得人民逐漸適應觀念的差異和文化的多元,學會寬容異見,尊重對手。然而,作出關站決定的人們卻不作如是想,他們壓制言論空間,貌似追求穩定,但真正用心卻值得警惕,因為無數的歷史事實早已證明了,這種扼殺不同言論的結果必將是全社會極度壓抑後的火山爆發。在這裡,我也想提請許校長特別注意這一點——向來的事實是,學校爆發激烈抗議將首先把校長推上火山口。

許校長,各位校領導,我觀察本校歷史,的確作為北大校長,許多事務相當棘手,發言非易。然而,像這次關站事件那樣是非分明者卻是不多見的。作為一個教師,我覺得有義務向你們陳述自己的看法,同時也期望作為守校有責的你們能夠出面挽救我們這一個言論空間,這既是為這個網站上的網友們,更是為了整個社會的利益,當然,你們的據理以爭、據法以爭也最終使你們能夠無愧於這所學校,無愧於先校長蔡元培、胡適和馬寅初所樹立的偉大人格。

此致

同事的敬禮!

賀衛方
法學院教授
2004年9月16日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紐約時報:美國懷疑北韓準備首次核武測試
熱點互動  黃金高事件:魚死?還是網破?
伊拉克暴力頻傳 數十人在攻擊與戰鬥中喪生
義大利外長將前往中東營救人質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