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美國商會批評中國防假冒不力

標籤:

【大紀元9月17日訊】(美國之音記者燕青報導) 代表美國在華公司利益的中國美國商會星期四發表報告指出,中國雖然在對外開放市場方面取得了較大的進展,但是在保護知識產權、防止假冒產品以及盜版現象方面問題卻更加嚴重。 *多數外國公司認為中國行動不力*

中國美國商會會長查爾斯﹒馬丁(Charles M. Martin)在北京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說,該協會對兩百多家外資公司進行的調查顯示,有百分之九十的外國公司都認為,中國政府盡管一再承諾,但事實上根本沒有對保護知識產權問題採取任何措施。美中商會在最新的年度報告中敦促中國政府對盜版等行為進行刑事犯罪處罰,而不僅僅局限在目前的罰款處罰上。總部設在北京的中國美國商會有一千五百多個成員,分別代表美國在華的七百五十多家公司。

*仿冒嚴重傷害品牌產品*

總部設在芝加哥的中美總商會是另外一個代表美國和中國雙邊貿易公司的協會。中美總商會會長任劍浩(Siva Yam)指出,侵犯知識產權的行為除了給創造品牌的個人和公司帶來經濟上的損失外,還嚴重傷害了該品牌的名譽及其在行業內和社會上長期以來贏得的地位。另外,假冒產品現在不僅出現在消費品領域,而且在工業產品中也越來越嚴重。各種產品的假冒直接影響到用戶的安全等問題。比如,假冒藥品、假冒汽車部件對用戶和消費者來說都是性命攸關的。另外,象移動電話用的電池,有些假冒產品,可以發生燃燒現象,那對使用者來說,也是非常危險的。

任劍浩舉例說,該商會的一個成員Jockey是美國男女內衣名牌產品,對這個公司來說,只要著有Jockey牌子的,就都要達到一定的產品質量標準,他們擔心會出現假冒的Jockey。他說:“另外,我們有另外一些成員,在其他的領域,比如說在石油界,他們生產抽油機和其他原油處理和加工用的器材,以及其他能源領域的設施,這些公司,他們花了很多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來研發這些產品,但是一些公司非法盜用版權,仿製這些產品,那麼除了人力、物力和財力投資的損失以外,最初研發這些產品的公司還會失去產品銷售的部份市場,被迫與仿製品在市場上競爭。”

*最終吃虧的還是中國*

對美國電影以及其他經常被盜版的產品,設在北京的中國美國商會敦促中國政府加大這些產品的進口幅度,從而減少盜版的空間。中國美國商會會長查爾斯﹒馬丁指出,中國政府保護知識產權不利,對外國公司到中國進行高科技領域投資具有很大的負面影響。雖然很多公司在中國設立了產品研發中心,但是知識產權方面缺乏保護,使得這些公司不願意把先進的科技帶到中國來,這樣一來,吃虧的最終還是中國方面。

芝加哥的中美總商會會長任劍浩說,侵犯知識產權、盜版以及假冒產品等問題需要中國公司參與解決。他說,中國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名牌產品,比如海爾電器、聯想計算機、康佳電視、燕京啤酒、五糧液、中華牌香煙等,這些公司很不歡迎假冒,而且都在努力說服政府部門,採取各種措施,制止假冒行為。

*仿冒難杜絕有多種原因*

任劍浩說,在整個亞洲,人們似乎對仿造這個概念頗為接受,而且另一方面,大家還都喜歡名牌,再加上現在大多數人還不那麼富有,買不起真正的名牌,所以,綜合以上因素,假冒名牌產品這種現象,一時可能還鏟除不了。

任劍浩說:“我認為,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時間。首先,中國的經濟需要進一步發展,並且和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進一步融合。其次,應該加強普及教育,讓人們都知道,假冒產品不光是給某些公司和個人帶來經濟上的損失,而且可能給大眾帶來健康和生命上的損失以及危險,第三,如果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和財力增強了,那麼就不會再對假冒產品那麼有興趣,從而就將減少假冒產品的生產和銷售市場。”

另外,任劍浩還說,中國社會需要加強本身的基礎研發能力,假如他們對自己的研發能力有信心,那麼仿造他人產品等現象就會大量減少。除此之外,隨著中國國產的名牌產品,越來越有影響,這些廠家會向政府施加壓力,進一步保護品牌以及知識產權。

相關新聞
中國:全球盜版問題中心
西班牙北部發生兩起炸彈爆炸2傷
美官員稱中國一半藥品假冒
小心電腦病毒冒充微軟通知 自動修改網友首頁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