猝死基因有別 導致不同情境發生猝死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9月1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10日電)在低淺泳池中溺斃、半夜被煞車聲嚇死,聽來難以置信,卻是真實的心因性猝死案例,台大醫院已發現台灣民眾特有的心因性猝死基因突變位置;同時研究顯示,不同猝死基因,會使病人在游泳、半夜或清晨等不同情境發生猝死。

台大醫院心臟內科主治賴凌平指出,院方在近三十個心因性猝死病患及其家人的身上,發現七個病患帶有七個不同的致病基因,雖然這些基因都是已知的,但其中六個的基因突變位置卻是全新的,顯然華人和歐美人的猝死基因突變有所差異。

賴凌平說,被研究的猝死病患多半很年輕、沒有心臟病史、在不易發生意外的環境中出狀況,例如一年前有個十歲的男孩在游泳池猝死,高度懷疑與基因有關,後來證實男孩和父親帶有相同的猝死基因。

不同基因對引發猝死的危險情境也不同,賴凌平說,像上述男孩和父親帶有KvLQT1基因突變,很容易讓帶因者在游泳時心律不整而猝死,過去有身高近一百八十分的老師溺死在一百五十公分的泳池裡,可能就是這種基因突變之故。

另一種名為HERG基因的突變,則會使帶因者在夜半時分,突然被電話聲、刺耳聲音驚嚇而造成心律不整,台大醫院副院長謝豐舟即提到,有個男孩半夜被大卡車衝到家門口緊急煞車聲,活活嚇到猝死。賴凌平說,另一種名為mimK基因的突變,則容易在運動中引發猝死,今年初,美國一位美式足球選手在擲出球後,突然倒地身亡,即可能就是這種的基因突變。

相關新聞
嬰兒猝死症可能與基因有關
甘肅去年高考理科狀元猝死
北京大學一名理科狀元猝死家中
清晨血壓陡升 中風心肌梗塞致命風險上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