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學者稱只有技術創新才能控制經濟過熱

標籤:

【大紀元6月8日報導】(中央社台北八日電)中國經濟學家厲以寧日前發表署名文章「看清過熱源頭慎用調控政策」指稱,中國政府唯有加強技術創新才能控制經濟過熱。討論目前中國經濟過熱形勢,首先要弄清楚什麼叫經濟過熱。一定要弄清楚物價怎麼上漲,什麼原因造成的,才能看清楚採取緊縮的政策措施是否起作用。

中國證券報報導,厲以寧說,第一個原因是受國際因素的影響。世界範圍內原材料漲價,石油漲價,海洋運輸漲價,這不是中國自己決定的。中國依賴進口那麼多,在這種情況下採取緊縮政策用處不大,而應該加大對技術勘探部門的投資,加快中國的能源開發,加大中國的替代性的原材料生產。

第二個原因是由於農產品的減產。農產品減產是大量佔用耕地造成的,去年的自然災害也使農業產量減少。耕地面積減少要採取嚴格的土地審批,要加大農業的增產保產措施,讓農業增產、農民增收,這種情況下應該加大對農業的貸款,而不是緊縮。

第三個原因造成的物價上漲是瓶頸部門的約束。電力不足、交通運輸緊張。瓶頸的制約造成結構性的物價上漲,這種情況下也應該靠加大投資增加瓶頸部門的生產來解決。

第四個原因是部分行業投資過熱,直接緊縮可以起作用,但不是靠緊縮這一個政策能夠解決的,關鍵是要取消地方保護主義和企業的改制,這樣緊縮政策對於制止物價上漲,才能起到作用。

厲以寧指出,問題的關鍵在於經濟增長的質量比經濟增長的速度更重要。要提高經濟增長質量,減少能源的消耗率、原材料的消耗率,要加大技術創新。只有走一條技術創新的道路,才能轉變經濟增長模式,從粗放性模式轉到集約性,才能達到經濟增長從速度到質量的轉變。

厲以寧認為,可以找到一條既可以減少通貨膨脹率,又可能增加就業率的一個模式。比如說,加大對有利於節約能源的產品的研製,有利於節約原材料設備的製造,這樣就能夠既保証經濟增長率,又能減低原材料的消耗和能源的消耗,同時還可以增加就業。

厲以寧分析說,經濟學裡面有一個木桶原理,這桶由木板組成,桶的容量由最短的木板長度決定的。木桶原理是經濟學原理,可以到處用,醫學上的運用體現在,人身上哪個器官最弱,你的生命就決定於它,所以要彌補自己最弱的環節。

如果把中國經濟看作一個大木桶,目前最短的木板在哪裡?在熟練技工的缺乏!這個問題不解決,再好的創新,再好的設計,都無法變成現實。這要靠熟練技工,要對工人進行培訓。增加技工培訓,也就增加了就業機會,也有利於技術創新。厲以寧總結說,研究木桶原理,可以看出,有很多辦法既可以做到保証可持續增長,保証就業的增加,而不會引起通貨膨脹。

相關新聞
兩岸經貿比重仍高  台國貿局鼓勵台商分散風險
日本四大銀行去年對中小企業的融資好轉
加國失業率減至7.2% 加元升值
何清漣﹕中外學者如何分析中國經濟改革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