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晶谷 經濟復甦強力引擎

人氣 4
標籤:

【大紀元6月21日訊】〔自由時報編譯吳直耕報導〕位於關東與關西之間的日本三重縣龜山市,曾是古代旅客往來的休息站,一望無際的美景和翠綠的山色,不知讓多少旅客留下深刻的印象。不過,龜山市的景觀近來發生重大變化,一棟接著一棟高科技廠房,如雨後春筍冒出,取代了原本綿延的山丘。這裡就是驅動日本經濟復甦的一個引擎:生產高檔電子產品的「晶谷」(Crystal Valley)。

據「華盛頓郵報」報導,日本經濟復甦的一個明顯跡象,就是日本高科技大廠過去2年間不斷斥資,在龜山市打造了一個液晶顯示器的工業中心。晶谷的崛起,以落成不到半年的夏普10億美元新廠為代表。「品牌日本」試圖藉由將自己在全球市場重新定位成消費性電子的「古馳」(Gucci),以恢復過去的經濟榮景。

日本企業在過去10餘年間將產業外移至中國等勞動力低廉國家後,如今在晶谷聳立的12座嶄新高科技工廠,大量生產液晶平面電視、電子零件還有畫面無比精細的手機彩色面板。由於全世界對高檔電子產品的需求激增,在日本本土進行相關投資的公司如夏普和佳能,獲利都創下歷史新高。

1960、70年代,日本電子產品給予消費者的印象是比歐美產品便宜。接著,它們成為物美價廉的代名詞。如今,日本科技業仗著消費者願意多付錢享受「日本製」產品的心態和能提升品質的專利技術,試圖複製豐田汽車高檔車系「凌志」的成功案例。

過去以影印機和傻瓜相機聞名的佳能,如今在日本南部九州的1處工廠生產每台單價1萬美元的數位相機。去年,夏普在日本本土製造的高階平面電視所帶來的利潤,已超過該公司在中國、墨西哥等國製造的傳統電視機所帶來的利潤。這些高檔電視機每台單價約在1千到7千美元之譜。

雖然外資分析師對日本經濟復甦的力道跟持久度看法不一,日本除了經濟結構尚未完全轉型成功之外,本身也遭遇來自南韓三星等公司的強烈競爭,但經濟初露復甦跡象倒是外資分析師的一致共識。

日本企業在1990年代的產業外移間接造就了中國的經濟成長,現在這些企業回過頭來,透過日本經濟的新「神舟」–數位相機、液晶電視、DVD和高檔手機等產品,填補日本製造業的空缺。

外資分析師表示,著墨高單價產品很重要,尤其在日圓升值到3年半來新高之際,日本的外銷利潤多少受到影響。

以佳能為例,數位相機的銷售量已經是傳統相機的3倍。佳能總裁暨執行長御手洗富士夫說:「我們不再把低單價產品當作利潤來源,我們只在日本本土製造2百萬至1千1百萬像素的最高品質數位相機。低單價產品都不在日本生產了。」

專家表示,日本公司善於利用科技跟經驗,在生產過程中不斷改進製程,以降低售價。以夏普位於晶谷的新廠為例,佔地等於7個棒球場大小的廠房,隱藏著液晶螢幕的重要突破:夏普成功發展出一種新技術,能夠以更便宜的方式切割大面積的液晶面板,讓液晶電視的售價至少下降1成。

日本公司漸漸不在勞動力高昂的本國生產低階產品,夏普更決定明年停止在日本銷售映像管電視機,只行銷在日本本土製造的液晶螢幕。

夏普副社長谷善平信心十足的強調:「這是日本的絕佳機會。現在該是日本善用技術優勢的時候了。在電腦界,微軟跟英特爾控制整個市場,但如今,有一個規模更龐大的嶄新市場正在形成。液晶螢幕就包含在這個市場裡。日本製造業掌握這個市場最關鍵的科技,我們正在邁向霸主的路上。」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日俄及巴基斯坦可望簽署東協友好合作條約
陳水扁:台灣農業非黃昏產業  要成農業大國
日本擬重新評估衛星計劃
化武專家在黑龍江省發現五百枚日軍遺棄化武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