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伸向東南亞的觸角引起不安

標籤:

【大紀元5月9日訊】(大紀元記者秦飛、白玉編譯報導) 中國與東南亞鄰國的關係可以追溯到古代,其中最廣為人知的是明朝的鄭和下西洋,國威遠播,傳達中國文化,交流中外物產。再把焦點轉向近代,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西方對東南亞的殖民統治宣告結束,東南亞國家相繼獨立。可是,北京共產黨卻在背後支持不少東南亞國家中的共產黨運動,越南就是典型例子。可以說從古代到今天,東南亞國家在政治、文化、經濟等方面與中華大地息息相關。

近代隨著大陸改革開放,東南亞也成為中國人移民的落腳之處。西雅圖時報四月二十八日報導,六十歲的徐錫明(譯音Xu Ximing )移民到寮國(Laos 或譯老撾),他說﹕「這里的房租和人工比中國便宜。」徐和他六位家人一起加入了蜂擁而下的中國人流進入了東南亞來到琅南塔(LUANG NAM THA),尋求商機和較寬鬆的環境。

報導中說,中國的製磚工人,廢金屬交易商,賣冰淇淋的小販,建路工人和農民開始在寮國北部扎根。在一些緬甸的邊界地區,就像在中國一樣,因為人民幣是唯一的流通貨幣,也只講中文。非法中國移民滲入到泰國北部,並在柬埔寨開起餐館和健康診所,他們已進入了東南亞的各個角落。

報導中說,正當美國,這個曾是東南亞地區無可挑戰的霸主,忙於在全球範圍打擊恐怖主義時,「北京領導人專注於東南亞,因為這一地區沒有被亞洲其他的強權——日本,印度和俄羅斯控制。」科羅拉多州丹佛大學的中國問題專家喬納森.阿德爾門(Jonathan Adelman)這麼說。

報導中引用澳大利亞戰略政策研究所(Australian Strategic Policy Institute.)所長休.懷特(Hugh.White)的話﹕北京原來連區域性的論壇都不愿參與,但從九十年代后期開始,北京把發展可靠的多邊外交關係視為「中國外交的工具」(instruments of Chinese diplomacy)。分析家認為貿易與經濟的發展是與北京不斷增長的政治和軍事野心緊密相關的。

報導中說,在經濟領域,北京給東南亞鄰國造成了一些損失,這引起了某些地區的不滿。北京經常在競爭中贏得國外投資,越來越多的跨國公司把加工業轉移到中國來。不久前還在馬來西亞和印尼生產的電子元件,現在已在中國的工業區生產。中國生產出了大量便宜的商品,取代了東南亞的產品。

報導中說,非常明顯的,北京伸向東南亞的觸角已引起了東南亞的警覺。許多寮國居民私下表達了對北京的強權,他們自身的弱勢,以及五百三十萬人口相對十三億人口的中國的不安。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聯合國報告提醒   東南亞可能出現泡沫經濟
客家歌手謝宇威自嘲傷兵 入圍金曲一吐悶氣
長榮航空簡訊
把台灣布袋戲帶到柬埔寨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