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天安門母親的記憶(1)–蔣捷連的母親丁子霖

李君宜

人氣 4
標籤:

【大紀元5月29日訊】在第一集,向我們敘述的是六四死難者蔣捷連的母親丁子霖,她亦是天安門母親群體的代表人物。這十多年來,她無法忘記失去兒子的悲痛。丁子霖表示,很多她的朋友,親屬甚至不認識的人都常常會問她同一個問題,就是在她失去了兒子這麼多年中,她是怎樣渡過的。對於這個問題的答案,她應該是非常熟悉,因為是她自己走過的路。不過,如果要她說起來,她卻認為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

她坦白地說,十五年來直到現在,她仍然有一種生不如死的感覺,特別是在她剛失去兒子的頭兩年,她一直在生與死之間徘徊。不過,很幸運地,她沒有放棄自己,相反她在最後關頭她選擇了生,她更選擇了打破沈默。不過,亦因為她的選擇,她也開始了受中國當局監控的惡夢。

她強調,她所形容的生不如死,並不是因為中國當局的迫害和壓力,而是那種生不如死的感覺從來沒有離開過她。

在她失去兒子的不久,她認識了很多和她過著同一樣命運的人,他們一直保持聯系,她在1989年八月首先認識了張先玲,一個同樣因六四失去了兒子的母親,這以後她又認識了在六四時候失去了丈夫的尤維潔,隨後她們又一起認識了更多因六四失去了親人的人。後來,她們組織一起,一同尋找更多同命運的人。而在這一尋找過程對於丁子霖來說,她得到了安慰,得到了她們對她的關心和支援。雖然是當局對她迫害監控的同時,她仍然要忍受喪子之痛,那種生不如死的感覺從來沒有離開過她,她知道自己不是個堅強的母親,但在她從事人權活動,在尋求正義真理和討回公理的路上,她能堅強起來。

同時,她在中國政府的迫害和這些尋找六四受害者家屬的過程中,她看清楚中國政府的真面目,和中國現行政治制度的害處。

雖然她知道她所做的中國政府都無法容忍,不過她是不會放棄的。她不是一個堅強的人,就算她能從個中找到力量繼續支援自己活下去,可是這個活法仍是非常痛苦,因為她失去了兒子,這是任何都不能代替的。丁子霖表示,有時候她忙到身心疲憊時或許可以忘記他兒子片刻,但是大多數的時候她都無法遺忘。

丁子霖已經從她生活了17年的人民大學宿舍搬出來,搬到新的家目的是嘗試忘記兒子蔣捷連。但是他的影子還是到處可以感覺到,亦就是這種時候那種生不如死的感覺又再度出現。丁子霖更曾經想過輕生,不需要再受到折磨。

在最後,丁子霖說,她願意將自己的感受告訴大家,只是想講明,這分悲痛,喪子之痛無法因為時間而減輕,相反因為自己的年齡衰老而變得更加沈重。

──轉自《自由亞洲電台》(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異議人士劉曉波談六四意義
怕六四鬧事 中國阻止民運份子外出
張玉祥:感謝朋友,兼悼“六四”
趙紫陽連續5年提名諾貝爾獎 北京擔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