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靈:資本流動無國界 勞工階層有祖國

——歐盟東擴對中國勞工境遇的影響  

湘靈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5月16日訊】如今在全球化背景下,真應了一句老話:「太平洋東岸的蝴蝶扇動翅膀,會影響大西洋海豚的生育率。」中國總理溫家寶有關經濟降溫的一番說話,讓華爾街股價應聲下跌,世界資本苦惱不已,但卻少有人關注歐盟東擴以後,中國做為投資者首選國家地位將受到原東歐國家的嚴重競爭,而這種競爭最後必然影響到中國勞工階層的境遇,使他們本就惡劣的處境變得更加不堪。

5月1日,捷克、匈牙利等10國正式加入歐盟,但歐盟各國對這批「新家庭成員」的加盟卻反應不一,窮國歡喜富國懮。窮國加入歐盟後,可以摩仿歐盟老成員國愛爾蘭,實行比富國(比如德國)低得多的稅率,以及低廉的工資,吸引富國資本,為本國提供了大量就業機會,走出經濟發展的低谷。而與此相映照的是歐洲最富國德國的痛苦:「隨著資本外流,德國人失去了許多工作機會,失業率高升,政府福利制度負累不堪。」目前,德國的企業正在調整投資方向,宣稱哪里有機會賺錢,他們就到哪里去。而德國的政治家們則罵這些企業家是「沒有祖國的傢伙」,工會也作出強烈反應,批評企業家的短視。但資本最聽利潤的話,哪里便宜哪安家,德國的工會無法再與流往他國的德國資本談判博奕,保護勞工利益,於是苦了這些發達國家的工人包括白領,他們中大批人失去了工作。

還有一個對歐盟東擴心生焦慮的國家,那就是中國。多年來,中國政府聲稱中國的「 投資環境」好,其中主要因素就是低廉的勞動力成本與土地(廠房)價格,以及實行免稅或低稅政策,從而吸引了大量外國資本到中國安家。如今,土地價格正在變得不再低廉,稅收也逐步攀升,除了繼續壓住工資的上升之外,中國政府已經沒無他法與其他發展中國家競爭。於是中國的工人在全世界以工作小時最長、勞動報酬最低、勞動保護最差、退休與醫療等社會福利幾乎為零的血汗工資制在全世界享有「盛名」。最近發表的《一家中國三資工廠工人狀況的調查報告──耐克和阿迪達斯製造在中國》,揭露了廣東東莞裕元鞋廠的工人,每天工作10小時,工資只有2.44美元!──工人其他待遇之糟糕則在此不述。

中國政府過去多年來宣傳「投資環境好,對外資有很強的吸引力」,卻一直掩蓋著一個關鍵問題,這種「投資環境好」對中國的勞工(主要是與城市處於相對隔離狀態的農民工)意味著什麽。事實上,中國為了吸引外資,將本國勞工的必要工資壓縮到僅僅能維持本人的最簡單生存,而把工人撫養家人、本人的養老、醫療、住房、子女的教育費用等都從最低工資標準中完全排除了。正是這樣的低勞動成本競爭,才讓世界各國的資本覺得「經濟成長機會在中國」。中國政府從來只肯展示外資在中國的「積極影響」,而對「蘋果爛掉的那一面」從來就不肯展示。

面對國際人權組織以及他國勞工組織對中國勞工狀況的指責,中國政府成功地運用「 利益(金錢)外交」,最大限度地化解了這些打在身上的重拳;但面對歐盟新成員國(大多數原來是中國的社會主義「兄弟國家」)用類似的低稅收政策吸引外資,中國一時還苦無良策。外資企業交納的稅收佔中國財政收入的三分之一左右,中國政府無法再進一步降低對外資企業的稅收,否則國家財政收入就會下降;中國的勞動力成本本來就已經低到不能再低,總不能逼著工人將一日三餐減為兩頓,用醬油就米飯吧?更重要的是,全國各地勞工的反抗本來已經是「按倒葫蘆起來瓢」,應接不暇,哪裏還能繼續加大壓榨程度?

馬克思曾有句名言「工人階級沒有祖國」,這句話隨著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炮火聲化為灰燼,當時各國工人階級紛紛參加「保衛祖國」的戰爭,對別國的工人「兄弟」們作戰。隨著全球化的影響日益深化,現在可以看出,資本流動才是沒有國界的。富國的工會雖然強大,卻無法阻止資本外流;而中國這一「無產階級專政下的社會主義國家 」,現在卻成了庇護資本實行血汗工資制的大本營。

歐盟的東擴帶給中國的影響是複雜的,這只「歐洲蝴蝶」扇動翅膀,最終影響範圍所及,將波及中國勞工境遇。

《華夏電子報》(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韋拓:從下滑到坍塌 國足告別世界盃之路
林一山:被歷史選中的上一代香港人
林一山:港人何以為信念從沒退後?
【名家專欄】你的口罩為什麼是中國製造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