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調指理工學科比社科吃香

標籤:

【大紀元4月27日訊】(大紀元記者王延年、魏德編譯報導) 浙江省科學總會和浙江大學人類學研究機構去年對18歲至69歲的當地居民進行了社會學科知識能力的調查。調查結果指出,中國的科學與工程學科似乎比社會學科享有更高的聲望﹐儘管中國公民的社會學科知識超越了他們對自然學科的了解。

調查發現7.5%的公民基本上受過社會學科教育。他們在24個有關文學、歷史、哲學、法律、教育、經濟和管理的多重選擇問題中,答對了18題。大部分是簡單問題,如孔子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和教育家,和GDP所代表的涵義。

調查發現男性受訪者中7.8%有識字能力,比女性的7.1%略高。但郊區與鄉下居民的差距更大,有11.1%的都市受訪者通過測試,鄉下只有3.8%的受訪者通過測試。

有41%的受訪者勾選科學家與研究人員為最受尊敬的人,39.9%的受訪者選擇公務人員,39.7%的受訪者認為醫生最受尊敬。其次是教師、工程師、律師、自由業者、商人、企業管理人、企業家、記者、女演員和歌手,有證照的會計師、農民和藍領工人。醫葯人員、科學家和工程師被受訪者視為最希望作為自已孩子努力的目標,而文學、歷史和哲學被視為最後的選擇。同時,66.6%的受訪者對社會科學較實用的部門比較渴望,如經濟學和法律,然而只有6%的人對歷史和文學有興趣,而5.7%的人對藝術和美術有興趣。另一方面,66.8%的受訪者說,他們學社會科學的目的是加強他們個人的能力,然而只有18.4%的人,目的是改進自已的藝術涵養。

浙江省科學總會副會長梁曉明(音﹐Lian Xiaoming)說,大眾對某些學科的偏好與這些學科所能提供的就業機會與收入密切相關。所以在社會學科領域內,許多人偏好法律、管理和經濟學。梁先生表達對這種趨勢的關切,因為它會降低對社會基礎學科,諸如文學、歷史和哲學的研究能力。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68.4%的受訪者去年之間從不上博物館或展覽會,58.4%的受訪者從未去過圖書館或讀書室,而且35.9%的受訪者從未去過書店。對絕大多數的受訪者來說,電視是最主要的資訊來源。而大中專教育程度的受訪者傾向由書本或報紙中獲取知識,中小學教育程度的受訪者大部分依賴電視和收音機,或與朋友、家人聊天中獲取知識。

一份2002年的調查報告發現,浙江省居民中,1千個受訪者有21個具有科學知識。就是說他們對科學詞彙和概念、科學的步驟、科學與技術對他們和社會的影響,有基本的了解。2002年的調查顯示,在鄰近的上海都會中,1千個居民中有69個具有科學知識。自1992年起,中國科技學會已完成四次全國性的基本科學知識調查。在於2001年完成得第四次全國性調查中﹐包括了22個少數民族。調查發現﹐中國公民中只有1.4%的人具有基本的科學知識。(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中國大陸城市居民普遍缺乏基金知識
中國:就業問題艱巨、緊迫
世衛關切大陸醫院及實驗室SARS警戒性低
中國交通事故年死亡人數連續三年超過10萬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