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評論法國與北京間的「危機關係」

標籤:

【大紀元3月19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琳紐約十九日專電)華爾街日報的「回顧與展望」專欄評論法國與北京之間的關係,指出表面上法國是美國的盟邦,可是卻企圖與美國爭鋒。最近法國與中國海軍聯合演習,難免讓人有疑問:是不是巴黎又想要破壞美國的政策?

評論指出,週二在黃海舉行的演習顯然有飛行訓練及通訊方面的演習。美國在北京的大使館透過發言人表示,雖然「看起來像是例行的,我們沒有精確的細節,也有興趣多了解一些。」北約盟邦之間聯繫的情況由此可見一斑。 

這項演習事實上是中國與外國聯合演習規模最大的一次,而且演習時塚在台灣即將舉行總統大選之際,時機也相當敏感。

北京批判陳水扁總統決定以公投表明台灣人對於中國在台海對岸佈署飛彈的態度。包括美國在內的世界上的國家(顯然法國並不在內)都非常關切中國的人民解放軍可能會再次企圖影響台灣的選舉。

美國的台灣關係法保證,如果中國企圖以武力逼迫台灣與中國大陸統一,美國將會有回應。美國的第七艦艇就隨時注意,萬一發生這樣的威脅時會立即反應。所以,法國海軍與解放軍的中國北海艦艇聯合演習的時機並不合宜。

評論指出,法國考慮的很可能是它本身的因素。政治上,法國多年來都尋求與中國結盟以達成它「多元世界」的目標,其實就是希望制約美國強權。作為聯合國安理會永久會員國,巴黎和北京在安理會都有否決權。

席哈克擔任法國總統以來,這項策略更形伸張。席哈克希望促銷他亞洲專家的形象。中國在過去和最近都會運用商機來拉攏法國。

評論指出,週二的聯合軍事演習在美國看來不過是中國在打「法國牌」,就像多年前美國打「中國牌」對付蘇聯一樣。

在去年伊拉克戰爭期間,法國公開反對美國的言論遠比中國激烈。胡錦濤並無意僅為了討好席哈克而損害北京與美國間良好的關係以及鉅額的貿易。而對於它與美國間長久的盟邦關係似乎並不在意的法國,可就是另一回事了。

相關新聞
白宮拒絕說明布什是否參加D-Day 60週年紀念
美航提供機票   二戰老兵參加諾曼地紀念活動
德法領袖巴黎會談 德總理施若德籲合作反恐
印地安泉網賽第四輪  戴姬贏得生涯第三百勝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