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許純美現象發燒 傳播學者認為媒體是輸家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月7日訊】(中央社記者吳素柔台北七日電)「許純美現象」持續發燒,新聞人物許純美繼主持綜藝節目後,還可能成為新聞主播。傳播學者認為,此現象凸顯新聞媒體的惡質競爭,媒體可說是最大輸家;然而也有媒體自我把關,不隨之起舞,值得肯定和支持。

政治大學廣電系教授陳清河表示,許純美事件如果當成個人的故事看待,或許無可厚非,如今成為無限上綱的連續劇,媒體的操控和操弄處處可見,對社會大眾而言是不好的行為。

他認為「許純美現象」由三個環節組成,首先許純美本身樂於藉由媒體曝光;其次媒體苦無商品,剛好有許純美話題可以炒作;第三消費者對這個話題雖然有些排斥,卻又參與其中。

陳清河說,「許純美現象」再度觸及到傳播理論的老問題,亦即「什麼是新聞」?大家都知道許純美新聞已成為無聊、不必要的話題,甚至成為社會的笑話,但是各界也沒有出面處理,因為對此類事件已司空見慣。

例如「莉莉和小鄭」也曾是媒體熱門話題,如果現在小鄭再度現身,會引起高度關注嗎?這些所謂新聞人物,後來往往成為媒體揮之即來、呼之即去的炒作對象。

他表示,媒體從業人員是知識份子,少數媒體機構、編輯台和記者製造話題,炒作無聊的新聞,如果必須以這樣的競爭才能生存,那將是一件令人同情的事情;如果許純美是「上流美」,對照的難道是媒體的下流?

儘管許純美話題造成熱潮,陳清河認為,仍有媒體仍堅守專業,自我把關,非常值得肯定。他表示,「許純美現象」不是法令的規範、社會團體的呼籲、學者的撻伐可以解決的,答案還是在媒體本身,但訴諸媒體自律,卻又是高難度的事情;或許媒體監督團體應該出面,除要求媒體自律,也應喚起大眾的深思和反省。

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教授林東泰表示,此事件主要是電子媒體在炒作。他認為,台灣媒體是在生存危機下,為了收視率,出現這類異常現象;沒有生存危機、有社會威望的媒體,並不會跟著炒作。

他說,台灣新聞媒體非常多,專業素質卻仍有待提升,現在可說是媒體發展的過渡階段,但究竟要過渡到何時,大家也不曉得。

林東泰舉例表示,美國歌手珍娜傑克森和賈斯汀日前發生「露胸風波」,其畫面成為網路上點閱率最高的照片,然而珍娜因此成為許多單位的婉拒對象,專輯銷量也下降,可見社會大眾心中仍有一把尺。

台灣則不一樣,例如璩美鳳光碟事件的喧騰一時和大力炒作,凸顯出媒體問題已是一種社會問題。他認為,「媒體識讀教育」仍要多努力推廣,如果一切回到人類最原始的本能,「許純美現象」此類病態事件還是會層出不窮。

林東泰說,解嚴前,台灣媒體受到長期壓力;解嚴後,媒體發展出現所謂的陣痛期。他以餐飲界「吃到飽」為例指出,台灣走過貧窮的農業社會,一度盛行「吃到飽」,現在則比較不流行,慢慢走向精緻消費,台灣新聞媒體現在口味很重,算是還停留在「吃到飽」階段。

政治大學新聞系教授馮建三則表示,炒作許純美新聞不會得到尊重,媒體算是輸家,但是既然是輸家,媒體為何又要去做?原因就在於惡性競爭的媒體生態,一切都是為了收視率,這也是長期以來的媒體問題。

馮建三認為,媒體就像水,民眾即使對水的品質有意見,卻又不能不喝,而政府總不能叫大家不要喝水吧?除了社會團體應該持續關注此問題,政府相關單位也應針對此類媒體現象,拿出一套有效的辦法。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