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類比IC設計 台股生力軍

人氣: 19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月22日訊】

自由時報記者梁世煌╱專題報導

 一向在電子產業屬於「少數民族」的類比IC設計公司,近來進軍台股的動作明顯轉趨積極,自去年10月至今,就有立錡(6286)及沛亨(6291)相繼掛牌上市櫃,3月17日還有安茂(3188)將掛牌上櫃,而致新科技目前則由台証證券輔導當中,連同茂達(6138)在內,類比IC設計股的個股數量,未來可望增至五檔,除了打破國內IC設計股清一色由數位IC當家的局面外,類比IC自成一個族群,成為台股新興生力軍的態勢也隱然成形。

 事實上,相對於投資人耳熟能詳的數位IC產業,類比IC顯然令人陌生得多,主要還是跨入此一領域的公司家數較少,其產值也相對偏低,法人及創投業著墨的程度,也就不如現今半導體產業的主流數位IC。

 根據工研院經資中心的統計,目前國內較具規模的類比IC設計公司僅十餘家,年產值約在70億元左右,在國內整體IC設計業年產值1478億元中僅佔4.7%的比重。

 不過,若以WSTS(World Semiconductor Trade Statistics)的統計數據來看,2002年至2006年類比IC市場年複合成長率,預估將達10.5%,佔全球半導體市場比重約在16%-17%之間。

 再就類比IC市場在2002年的表現來看,類比IC市場產值為239億美元,較2001年成長3.2%,類比IC成長率僅次於記憶體(8.7%),表現甚至遠較Logic(-4.4%)、Microcomponent(2.1%)和Bipolar(-48.4%)為佳。

 安茂微電子總經理郭俊廷認為,目前國內的類比IC主要還是依賴由美、日兩國進口,國內的類比IC產業的崛起也不過是最近十幾年的事,因此目前台灣的類比IC產值雖小,但以上述全球類比IC市場的統計數據來看,業者未來在此一領域仍有不小的成長空間。

 工研院產業分析師郭秋鈴表示,電子元件可約略分為數位邏輯IC與類比IC兩大類。

 數位電路的訊號是以0、1非連續方式傳遞,類比IC則是屬於光、聲音、速度和溫度等自然現象的連續性訊號,作為橋接這些物理訊息與各式電子裝置或儀器系統的重要媒介。

 類比IC設計因為需精通半導體元件物理、製程和電路設計,再加上產品認證期長、需歷經繁瑣的調整及驗證專用製程,且測試難度亦高,因此郭秋鈴認為,類比IC的技術門檻較數位IC為高,導致國內跨入相關領域的業者相對較少,其實並不令人意外。但也因為如此,類比IC的生命週期通常比較長久。

 根據郭俊廷的觀察,台灣目前約有200家數位IC設計公司,但類比IC設計公司僅十餘家,其中茂達、立錡、沛亨的市佔率就佔了50%以上。

 但郭俊廷也表示,這50%的市佔率,也是台灣每年類比IC進口量的5%而已,顯示國內類比IC市場對美日等先進國家的依賴程度仍相當高。

 郭秋鈴指出,當電子產品朝向數位化趨勢發展,無論在影音訊號的輸入與輸出、電子產品電源供應和管理或是通訊信號的傳輸與媒介,類比訊號的處理已成為不可或缺的要角,因此,類比訊號的處理,隨著資訊、通訊和手持式裝置等消費性電子產品的數位化,其需求亦大幅上揚。

 在進入類比IC通路領域已20年的郭俊廷則點出,類比IC具有產品量少、多樣、獲利高的產業特性。

 他表示,國內類比IC的受到市場注意,其實是最近兩三年的事,尤其是系統單晶片(SOC)的普及,將數位IC與類比IC結合,讓類比IC有更大的發揮空間。

 因為類比IC的產品生命週期相當長,在電子產業景氣衰退、不少數位IC設計公司因此出現虧損之際,從事類比IC設計的業者,仍能持續維持獲利局面,使得法人及投資人近一兩年來對類比IC設計公司的興趣越來越高。

 若從營運面的角度來看,目前在盤面上的3檔類比IC設計股,普遍都有高獲利的特點,根據各家公司已公佈的財報,92年度立錡、茂達及沛亨的每股獲利各為7.88元、4.1元及1.5元,至於即將掛牌上櫃的安茂,每股獲利亦有3.37元的水準。

 市場人士則指出,國內類比IC設計公司多數具備股本小、股權集中度高的特點,因此只要產品擁有一定的市場利基,其利潤往往很容易表現在每股獲利數上。

 另外,在股價表現上,目前已經掛牌上市櫃的三檔類比IC設計股,今年的股價揚升力道也相當搶眼。

 以最近一週為例,在電子下游產業的帶動下,立錡及茂達呈現逐日走揚的局面,兩檔個股並在20日盤中分別以228元及80元創下波段新高,顯示過去一向受到忽視的類比IC設計股,在基本面的帶動下,也成為市場買盤追價介入的標的。

 不過,儘管類比IC的股價短線勁揚,但法人對於該族群的後市,則是持較為審慎樂觀的態度。

 華南永昌證券表示,目前法人圈關注的焦點,較集中在茂達及立錡兩檔個股上,由於現階段正處於半導體業的傳統淡季,類比IC首季的毛利及每股獲利狀況,將會是法人觀察的指標。

 惟以今年主機板及PC、NB下單持續增溫的情況來評估,投資人應該有機會可以驗證類比IC設計股今年的持股獲利。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