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買居南亞要衝 印度縮影

人氣 4
標籤:

【大紀元12月4日訊】印度─躍升中的南亞新興市場系列報導(中央社印度孟買四日電)說起美國,就會想到紐約,談到法國,就會想到巴黎,論及印度,當然就會想到孟買,這不僅因為它是印度最大的都會,人口高達1600萬,而且是這個國家的一面鏡子,想在一個城市之中,盡覽印度風情,孟買是不二之選。

孟買是印度的工業中心,也是南亞最大的港埠,貨物吞吐量約佔印度對外貿易總額的 1/3,而且電影業發達,每年生產的影片超過世界任何其他城市,因而有Bollywood 的稱謂,更是衛星與電視業的重鎮。除此之外,市區內Dala Street號稱印度的華爾街,商賈雲集,此地證券交易情形,不僅影響印度,同時關係到整個亞洲。

但在東西海運暢通之前,孟買只是 7個小島,其間散布著一些寧靜的漁村,彼此之間隔著潮間帶和濕地,西元1401年回教徒由統治當地的印度王公手中取得這些島嶼,直到1534年割讓給葡萄牙。由於當地的漁民祀奉的保護神叫做 Mumbadevi,葡萄牙遂以孟買 (Mumbai)名之。1661年葡萄牙公主 Catherine de Braganza嫁給英王Charles II,把孟買當做嫁妝,從此孟買就歸英國所有。

英國統治期間,填海造地, 7個島嶼逐漸連接成為一個深入阿拉伯海的半島,長22公里,最寬處僅 5公里,昔日的小島如今空留地名,像是Colaba、 Mahim、Mazgaon 等。地狹人稠,寸土寸金,房地產的價格甚至超過紐約與東京。

印度的城市像它的人民一樣,令人難忘,孟買尤其如此。它曾經是印度的海上門戶,在英國統治的年代,代表英王的總督由這裡進入印度,1861年美國獨立戰爭爆發,印度成為英國紡織業最重要的棉花來源,再加上蘇伊士運河開通,孟買成為印度棉花的輸出港,東西航運的輻湊之地,如今孟買在許多方面依舊是印度的門戶,只是昔日的總督已經由商旅取代。

英國統治孟買期間留下不可磨滅的痕跡,包括許多富麗堂皇的維多利亞式建築,至今仍令這個城市引以為傲,連英國人都遠渡重洋來這裡觀賞。英國同時留下它的語文、風俗、宗教、法律以及他們喜愛的板球,在任何大街小巷,都可以看到用幾根棍子充當門柱玩板球的青少年。

不過,孟買吸引人的地方不只是英國統治的遺跡,也因為它在許多方面具體而微地呈現這個國家多采多姿的風貌,孟買的居民來自印度各地,每人都帶來了一些故鄉的語言、風俗與飲食習慣,使孟買成為一個文化萬花筒,色彩繽紛,堪稱印度城市之最,市政府提供的初級與中級教育,至少使用10種語言,其中包括英語。

外國人同樣受到吸引,17世紀波斯祅教徒為了逃避迫害而來到這裡,從此把孟買當作他們的故鄉。祅教拜火,認為火與土都極為神聖,人死之後既不能土葬也不能火化,因此在偏僻的Malabar Hill山頂建立安息塔,讓屍體在塔頂腐化或讓禿鷹啄食。幾年以前有人發現禿鷹把吃剩的腐肉,丟在附近的一座水庫,污染飲水,輿論大嘩。

孟買喧囂擁擠的都會步調,會使習慣印度其他地方舒緩節奏的人感到驚奇,摩天大樓觸目皆是,通衢大道閃爍著耀眼的霓虹燈,百貨公司的商品琳瑯滿目,碼頭上船艦舳艫相接,檣桅如林。

孟買同時是一個新舊事物紛然雜陳的都會,葡萄牙式的典雅村舍,依偎著灰色破舊的紡織工廠,牛隻在車水馬龍的通衢大道上優閒漫步,游民在五星飯店門外的人行道上搭棚棲身,江湖郎中在新式的醫院外兜售印度神藥,懸掛燈籠的阿拉伯帆船與先進的航空母艦在港內並泊。

這裡有西式速食店的外送服務,也有獨一無二的飯包快遞員,稱為 dabbawallah,他們每天早上從市郊住宅區收集託運的飯盒,按照送往的地點分門別類,利用火車,運到市區不同的車站,再以手推車或腳踏車,趕在下午一點之前,送到指定的辦公地點,等到午飯之後再把空飯盒送回市郊的住戶。

孟買有5000多名 dabbawallah,每天遞送17萬到22萬個飯盒,作業繁複,時間緊湊。根據1998年美國富比世 (Forbes)雜誌報導,他們平均送800萬個飯盒才有一次錯誤。這樣的效率,即使一流的快遞公司也會自歎弗如,而孟買的 dabbawallah許多還是不識字的文盲。

參觀孟買當然從印度之門開始,這是紀念1911年英王喬治五世與瑪麗皇后巡幸印度時在此登陸而建,但是直到1924年才竣工。形同巴黎凱旋門的印度之門,由英國建築師George Wittet設計,模仿16世紀印度Gujarat地區的回教建築式樣。高83英尺,有一個拱形的中堂與兩個耳室,可以容納 500、 600人。蜜色的玄武岩牆面,隨著朝暉夕映,顏色由金黃轉為粉紅。孟買面對大海,巍然挺立,彰顯出印度門戶的地位。1947年印度獨立,翌年 2月28日,最後一批英軍經由此門黯然歸國。

孟買正前方富麗堂皇的泰姬瑪哈飯店。華麗的圓頂、角窗與東方裝飾看出它非比等閒。這是印度實業家、Tata集團的創辦人 Jamsetji Tata所興建。//中央社

當你在印度之門四周徘徊流連,感歎歷史的滄桑時,會看到正前方富麗堂皇的泰姬瑪哈飯店(The TajMahal Hotel)。就像位於Agra的泰姬瑪哈陵一樣,你即使不瞭解它的緣起,也能由它華麗的圓頂,角窗與東方裝飾看出它非比等閒。這是印度實業家Tata集團的創辦人Jamsetji Tata 所興建,1903年開幕時,是孟買少數有電力的建築,而且是開羅以東新加坡以西最好的旅館,當時印度之門尚未興建,由海上抵達孟買的旅客,包括英王喬治五世在內,首先看到的就是這座雄峙海畔、氣派非凡的建築,一百多年以來,泰姬瑪哈飯店始終以尊貴高雅著稱,許多人來孟買,只是為了在這裡住一晚。

舊稱維多利亞車站的Chatrapati Shivaji Terminus(,這是孟買最壯觀的哥德式建築,1878年起造,模仿倫敦的St. Pancras Station,有華麗的尖塔、撐牆、楣飾與彩色玻璃,中央圓頂上屹立著進步凱旋像,堪稱哥德式建築的經典之作,1887年竣工後為紀念維多利亞女王登基五十周年而命名。//中央社

穿越熱鬧的市區,許多人會被舊稱維多利亞車站的Chatrapati Shivaji Terminus 吸引,這是孟買最壯觀的哥德式建築,1878年起造,模仿倫敦 的St. PancrasStation ,有華麗的尖塔、撐牆、楣飾與彩色玻璃,中央圓頂上屹立著進步凱旋像,堪稱哥德式建築的經典之作,1887年竣工後為紀念維多利亞女王登基50周年而命名,印度獨立之後改為今天的名稱。它的位置也是1853年亞洲第一條,由孟買通往45公里外 Thane市鐵路的起點。如今每天有 250萬名旅客出入。

海濱大道一邊是金色的沙灘與蔚藍的海灣,一邊是現代化的大廈,形成一個美麗的圓弧,華燈初上的時候,街燈倒映著海水,波光澰灩,一片璀燦,這個海岸被稱為皇后的項鍊。//中央社

如果精力充沛,可以到海濱大道散步一趟,這裡一邊是金色的沙灘與蔚藍海灣,一邊是現代化的大廈,形成一個美麗的圓弧,華燈初上的時候,街燈倒映著海水,波光澰灩,一片璀燦,這個海岸被稱為皇后的項鍊。

然而,繁榮富庶的大都會也有破敗陰暗的角落,在Mahalaxmi Station車站附近的 Saat Rasta,會看到號稱亞洲最大的露天洗衣場。過去,洗衣是印度種姓制度中賤民的職業,父子相承,如今這項工作仍然非常辛勞,工人赤膊站在一排一排的水泥槽內,把衣物浸入及膝的肥皂水中,在洗衣石上拍打、洗淨,投入熱鍋中上漿,掛在繩子上曬乾、燙平,一絲不苟的摺好,最後送還顧客。幾千名洗衣工與他們的家庭就在這裡卑微地生活,日復一日。

不過,孟買是一個充滿機會的城市,白手起家的故事不僅是 Bollywood電影中常見的題材,在現實生活中也不乏實例。孟買雖然沒有傳說中以黃金舖設的街道,卻不斷吸引追求冒險的人不遠千里來此尋找財富,對他們而言,這個光怪陸離的城市是一個希望與夢想的地方,值得奮力一試,即使離去的時候,身無長物,依舊會覺得不虛此行。遊客來此,當有同感。(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逐站收集孟買印象
印度採訪後記
印度法輪大法佛學會隆重成立
法輪功洪傳60國 海外學員成倍增加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