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藝謀王海珍緋聞真相揭密:失控的預謀

三年前的轟動新聞終于現出真相

人氣 15
標籤:

【大紀元12月17日訊】(據中華网12月17日報道)張藝謀与王海珍的“戀情”,可謂內地娛樂圈2001年以來最大的一樁懸案。媒體指證的炒作幕后主使一直不承認“張王戀”是自己所為,媒體也拿不出過硬的證据來支持自己的說法。在承認与否認、懸念与迷惑、拷 問与反思中一直交織至今。事過三年,《明星BIGSTAR》終于揭開了“張王戀”的炒作真相。

  事件回顧:娛樂圈平地惊雷

  2001年2月27日,香港某報在娛樂版頭版用了3/4的篇幅刊載了一條爆炸性新聞,該報道很明确地稱,國際知名導演張藝謀地下情曝光,而他的新情人是當時19歲的模特王海珍。

  据該報道稱,繼鞏俐、章子怡之后,張藝謀已于1999年找到了自己最為滿意的“第三春”———首屆中國模特大賽冠軍得主王海珍。張王兩人相識于1999年8月,張藝謀為“柔依口服液”的產品拍廣告,要找几位身材高挑的模特,而王海珍剛從成都奪得冠軍歸來,被推荐試鏡。面試當晚,張藝謀更吩咐他的藏族助手致電王海珍,邀請她欣賞歌劇,散場后又親自開車送她回家。

  其后兩人的感情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張藝謀憑反映希望工程的電影《一個都不能少》在威尼斯影展奪獎之后,第一個電話就打給王海珍,將喜訊告知女友共同分享。隨后,張王二人又赴澳大利亞墨爾本拍攝廣告。報道更稱,某日收工后,張藝謀与王海珍在一間中國餐廳吃飯,興奮之下飲了不少紅酒,王海珍不胜酒力,張藝謀馬上攙扶王海珍返回酒店,有情人于是度過了彼此都難忘的浪漫一晚。

  張藝謀新戀情曝光后,記者在深圳一家體育館外采訪了正在拍廣告的王海珍,王海珍對此事沒有否認,并坦承張藝謀是個體貼浪漫的男人。記者問她是否已將一切獻給張藝謀,王海珍笑得十分燦爛,一句“好平常!”之后結束了訪問。

  了解整個事件前因后果的一位人士認為,“張王戀”仿佛在中國娛樂圈投下一顆重磅炸彈,無數家媒體各施招數跟蹤采訪報道。前后半個月,鋪天蓋地的報道之后,娛樂新聞記者們像經過了一場洗禮,很多娛樂記者在自問也在問他人:自己是不是被人“利用”了?

  操作動机:商業需要的結果

  据記者了解,“張王戀”最初的原由有兩個方面:一是鄧建國想与王海珍簽約,二是鄧建國要籌備《正午的供詞》一片。鄧建國當時期待的是:把王海珍炒紅并簽約,再讓王海珍來主演《正午的供詞》,這樣的話,票房自然而然就有了保障。此外,鄧建國當時還雄心壯志地准備做一檔叫《娛樂口香糖》的電視節目,也計划在王海珍走紅之后來運作。但是,老鄧的全部算盤最后都落空了。

  鄧建國的巨星公司策划部主任譚飛表示,首先,商人的目的就是要去賺錢,在商業運作中,這樣的事情很多,就像房地產的几個巨頭一樣,他們也在炒作概念,但是為什么沒有人去指責他們呢?譚飛還表示,在“張王戀”之后,娛樂新聞其實有很多真正惡劣的炒作,但是都沒能達到當年的那种轟動效應,這是“因為媒體或者公眾讀者已經不再是當年的心態与環境了”。

  事態發展:局面超出預想

  張藝謀的名字一直都是塊金字招牌,和張藝謀有關的芝麻大點小事都會被人拿來做文章,因此,有不少人因為挂上張藝謀的商標而名聲大震,但是一旦事情發展到自己收不住手而且還往自己不利的方向發展,就麻煩了。

  2001年3月4日有媒體報道“王海珍根本不是那种愛炒作的人”,坐在一旁的新絲路模特公司的鄧立插話說:“她最近有很多活動,請她的人不少,她也不需要炒作。我們公司不但不會去炒作,甚至一些該宣傳推廣的都沒有做好。這個假新聞對王海珍造成很大壓力,對她的名譽也造成很大的負面影響,我們正准備控告香港跂日報。”但當問及誰是這個“新聞”的策划者時,王海珍和鄧立都回答說不清楚。

  同年2月27日至隨后一周的時間中,媒體由最初的興奮過度到了憤怒,他們紛紛指責批評并試圖要挖出“操盤手”來,將其“拍死”。事實上,在經過各大媒體一周的跟風報道后,“張王戀”的影響已經超出了策划者預想的情況,他們沒有辦法收拾殘局了,而且,媒體對于事件中的“一夜情”更搬出傳統的道德觀來加以指責。一篇篇的報道文章都對“張王戀”的真實性提出質疑:“1999年的事情為什么現在才爆出來?這里面一定有蹊蹺。”

  解決壓力:眼淚化解危机

  在各大媒體都潮水一般跟風報道“張王戀”的時候,個別“細心”的記者從報道中找出了一些漏洞,他們于是做出了一些指責性的報道。這時,几乎是國內的報紙都開始著力去尋找整個事件的幕后操盤手,有指向鄧建國的,有指向王海珍本人和她的經紀公司的。

  2001年3月3日,天津《每日新報》的報道稱,王海珍兩次給記者打來電話。電話中,她非常激動地對記者說:“我太冤枉了!本來我沒拿這當回事,以為就是一些小報不負責任的報道,沒想到是這樣,炒作這事的媒體太惡毒了!……”說著,電話中傳來哭泣的聲音。“我是最大的受害者,所有的矛頭都指向我。我現在覺得自己太無助了……”(又是一陣哭泣)

  危机公關是公共關系中很常見但是又很不好處理的一种。在事態發展出乎意料后,譚飛想到的是:用女人的眼淚來稀釋媒體帶來的負面壓力。所以,他讓王海珍做出很受委屈的姿態來。

  “女人的眼淚是最厲害的一种武器”,于是,王海珍明确告訴媒體:“張王戀”是莫須有的,是有人想借張藝謀毀我。她還告訴廣州媒體,將起訴最先報道“張王戀”的香港那家報紙。一直不說話的另一主角張藝謀則在兩會期間告訴記者 “女友之說純屬無聊”。而新絲路公司方面則聲稱:如有必要會將王海珍送往國外。鄧建國也赶緊表態稱《正午的供詞》不會起用王海珍來主演。

  現實說法:各人態度不同

  有著“小諸葛”之稱的譚飛,在与鄧建國合作之前,也曾經是成都某報的記者,他在談起“張王戀”時是這樣說的:這個事情只是中國娛樂新聞在商業社會的發展過程中的一段小插曲,也是娛樂產業化過程中的一個里程碑,在“張王戀”之前的中國娛樂新聞還很單純,但是經過這一次后,娛樂新聞已經离“新聞”二字更遠了,离“娛樂”卻更近了。

  王海珍和張藝謀的合作已經是1999年的事情,在事隔兩年后才傳出“緋聞”,這中間肯定是有某种目的和商業動机使然。再一次查閱當時的全部報道,王海珍前后几天的說法也是明顯有區別的。“這些都是事先商量好的話!”有知情人士一語道破天机。

  時至今日,鄧建國仍然不愿意承認這個事件是自己操作的:“整個事情我挺冤枉的!雖然我喜歡炒作,但是大家要明白一個問題:炒作者肯定是要讓自己受益,但是我沒有受益,反推過來,我為什么要炒作這個事情?我得不到利益就不會去做這事。”

  而另一方的王海珍則表示:“這件事情已經過去很久了,而且我當時在接受采訪時已經說得夠清楚了。我現在只想努力工作,去做好每一件事情,相信大家也可以看到這几年來我的努力。現在或者是以后我都不會再談這件事情,對于這個事情我既不會評价也不可能再去談論什么。”

  事情真相:失去控制的預謀

  “張王戀”是炒作,事情的脈絡也很清晰,有知情人士指出,整出“張王戀”是一場真正的炒作,但卻是操作者失算的炒作。然而,鄧建國和王海珍的知名度都得到極大的提升。但無論是鄧建國或者是譚飛當時都沒有膽量出來承認是自己的杰作,原因很簡單,鄧建國知道,要是承認了,那么他將會被口水淹死,更會得罪電影界宗師級人物張藝謀。至于王海珍方面則和鄧建國達成一种默契,包括其接受媒體采訪時如何去應答,這些都是“計划之中”的事。

  事實的謎底是:鄧建國當時确實很想簽下王海珍,按照他最初的算盤,不但能通過張藝謀与王海珍之間的微妙關系來炒作王海珍,也宣傳了《正午的供詞》,借此達到人紅戲也紅的目的。但是,媒體的輿論壓力是他們始料不及的,而當時的新聞環境和人們對娛樂新聞的看法与現在也有很大的區別。這時候,無論是鄧建國或者是譚飛,都沒有膽量去承認。

  譚飛在《娛樂江湖》一書中提到:“鄧建國主動或被動地將自己与張藝謀扯在一起,實際上有一种‘借光舞劍’的想法,他明白,在中國,無論做什么事,只要沾上張藝謀三字,必定受人關注。鄧在真真假假或半真半假中借助這個大導演進一步實現了知名度擴張。”在譚飛的書中,還有一段意味深長的話:“鄧建國也明白自己跟張藝謀永遠不可能合作了,這是他最大的憾事。他一再告誡自己:以后盡量不再拿張藝謀說事儿。”(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張藝興演唱會上為母親慶生 一口誤引全場笑聲
力壓張若昀和胡歌 朱一龍獲陸劇小生演技冠軍
諧星傅子明猝逝 滬語歌《做人難》曾爆紅上海灘
胡歌首談夫妻相處模式 大讚老婆付出很多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