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逸民:北京奧運會徽新解

辛逸民

人氣 4
標籤:

【大紀元12月15日訊】2003年8月3日晚﹐中國政府由人大委員長吳邦國和北京奧運會協調委員會主席維爾-布魯根在北京天壇隆重舉行了新奧運會徽《中國印-舞動的北京》的公佈儀式﹐正式啟動了北京奧運會的宣傳活動。

根據當時的國內外中文報紙報導﹐公佈儀式大會邀請了2008名嘉賓到場作證。揭曉前﹐會徽一直安放在中華世紀壇﹐由警車開道﹐護送印章到15公里外的天壇﹐可謂極其隆重。會徽圖形也因此受到了舉世矚目。

大眾傳媒不失時機﹑大張旗鼓地為這國際大事作了充份的報導。據北京奧組會介紹﹕《中國印-舞動的北京》具有中國特點﹑北京特點與奧林匹克運動元素的巧妙結合。以印章為主體表現形式﹐將中國傳統的印章和書法等藝術形式與運動特徵結合起來﹐經過藝術手法誇張變形﹐巧妙地幻化成一個向前奔跑﹑舞動着迎接勝利的運動人形。人的造型同時形似現代“京”字的神韻﹐蘊含濃重的中國韻味﹐等等。

而北京奧組會副主席蔣效愚認為會徽“非常完美﹐很有詩意﹐充滿了青春和活力。”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更讚美會徽是“奧林匹克精神和中國燦爛文化的完美結合。”

一時﹐牽強附會的不實之辭﹑溢美之辭世着美中國印家喻戶曉﹑聲譽鵲起。

作為會徽設計者的張武﹑郭春寧﹑毛誠三人更是振振有詞﹐說什麼是以故宮珍藏的清朝二十五寶中的乾隆“逢天之寶”為設計製作的原型﹐畫了一百多稿﹑修改了八﹑九次才成功的。力求為創作《中國印-舞動的北京》找合理的依據﹐不惜從故人﹑死人那裡拉大旗﹑作虎皮。

既然是一個已正式向全世界公佈的2008年北京奧運會會徽﹐作為一個視覺圖形的視覺效果﹐當然還必須經過實踐的檢驗﹑經過廣大觀眾的視覺接受認可。也就是說﹐其客觀效果是原創人員和中國官方無法控制的。但有一點必須恪守﹕即會徽不能傳遞與中國政府官方﹑中國人民大眾申辦北京奧運會成功相反的含義﹑不能宣傳中華民族的負面形像﹗一句話﹐不能有損于中華民族的國際形像﹗

本人不是專門從事圖形設計的設計師﹐也不是形像思維和形像感受能力超越普通人的美術家。我以一個普通人的理解﹑接受能力認為﹕《中國印-舞動的北京》是一個十分醜陋的圖形。乍一看﹐是一個頭戴笠帽﹑彎腰弓背﹑向後偷窺者正在用工具鑿牆腳﹐形似一盜賊﹔又象一農夫面朝黃土背朝天在辛勤躬耕﹔又象一個市井小人前倨後躬地在打躬作揖。這倒是一個活生生的﹑“寓意深刻的”﹑“巧妙地幻化成的運動人形。”不知這是人意﹑還是天意所為﹖從中根本感受不到什麼“既能突出運動人形剛柔相濟﹑形像友善”的視覺效果﹐更體會不到什麼“體現了奧林匹克精神的更快﹑更高﹑更強”的創作含義﹗

即使按照原創者﹑宣傳機器的“輿論引導”﹐我也只看到的是一個無心的人﹑一個空心的人﹑一個正被槍彈擊穿﹑張開雙手正在向後跌倒的瞬間形像。而這﹐會使全世界的大眾聯想到八九﹑六四的天安門廣場﹐那場震驚世界的“政治風波”﹗

所以﹐本人認為這是一個嚴重損害了中國人形像的醜陋圖形。作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會徽﹐它所造成的負面影響是不言而喻的。

這就是﹕“肖形印”象﹐造型不良。打躬作揖﹐盜賊鑿牆。農夫躬耕﹐槍擊穿胸踉蹌。

嗚呼﹐北京奧運會徽﹗哎哉﹐中華民族的國際形像﹗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盧勇祥:無聲的呼喊
蓋特林海絲分獲傑西歐文斯男女田徑年度大獎
美國前九月廣告支出增加一成三
金牌雙傑為金馬獎助陣 朱木炎陳詩欣將秀舞藝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