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新聞分析》打破壟斷 媒體才健康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1月8日訊】自由時報記者蘇永耀╱特稿

媒體改造與提供健康的資訊環境,原本就是永無止境的工作,不能因為台灣已從威權轉入民主社會後,改革便可止步;相反地,做為第四權的媒體,更不應該迴避任何檢討。

台灣的政體雖轉為多元與開放,但媒體結構仍存在長期的壟斷遺緒,如果說這些壟斷是市場的自然形成,那是閱聽者的選擇權利;但事實上,這些都是過去黨政不分時的私相授受,並不符合現代的民主與法治精神,當然有重整之必要。

然而,建立媒體的新秩序,無法僅依賴廣電法規範的黨政軍退出媒體經營後,便可克竟全功,這是因為過去的特權結構已經散佈在社會各個領域,即便政治勢力撤出,其他的舊勢力仍有可能遞補位子繼續維持壟斷局面,甚至以合法外衣保護,讓威權思想繼續殘留。

這些媒體改造,固然有賴閱聽者的智慧選擇,或是媒體間的自律行動;但兩難的是,閱聽者既已養成長期接收的習慣,又如何能夠辨明表象與深層之差異,加上商業掛帥讓媒體自律不足,整個改革動作便僅能依賴行政部門的推動;如同追討黨產,執政者反而變成改革者,這樣的時代弔詭,其實是反映台灣漸進式民主「分期付款」的做法。

威權與民主的交錯,使得既得利益者反撲政府的媒體改革措施,往往以「箝制新聞自由」為訴求,但這種似是而非的說法正是一種假民主口號,維護過去反民主利益的遁詞。

為何民營的中廣可以擁有壟斷式的頻率數,而當政府推動廣播頻譜重整時,讓更多的民營電台可參與經營,減少並集中公營電台,這豈不更能體現新聞的自由。

號稱達一百多個的無線與有線電視頻道,則是另一種商業壟斷的問題。台灣民眾可能會慨嘆,何以這麼多的頻道,選擇空間卻為有限?如果純粹依賴市場的力量,那麼所期待的結果可能是曠日廢時,甚至無法達成;許多經濟學家也已承認,對全民有利的公共財,往往必須透過政府的力量才有可能形成。

較佳的電視頻道與節目要能出現,政府的引導、民眾反應便相當重要,這已與干預新聞自由無關,而應看成政府、業者、民眾三者共同合作後現代社會發展模式。

font color=#ffffff>(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