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病人-菲律賓系列之一亞洲病人

人氣 56
標籤:

【大紀元10月5日訊】(亞洲時報記者Pepe Escobar10月5日報導)馬尼拉 — 現在讓我們雙手合十祈禱吧。阿羅約政府高級官員最近在馬尼拉一家酒店舉行的第23次國家早餐祈禱會上正是這樣做的。從內閣部長到最高法院法官,從前總統菲德爾‧拉莫斯到馬尼拉大教主羅薩萊斯,所有人都祈禱全國上下團結一致,鼓起勇氣,共同致力解決國家面臨的財政危機。

菲律賓的財政預算赤字已突破2千億比索(折合35億美元)大關,公共債務更是多達3萬億比索(折合532億美元)。預算危機因外債激增變得更嚴重。據統計,菲律賓的債務總額(包括公共和私營部門以及國內外的)高達960億美元,而且像滾雪球式的還在不斷增加。2004年國家預算的30%都用來償還債務和利息。許多經濟學家警告說菲律賓可能很快面臨一場阿根廷式的金融危機。

顯然這不是危言聳聽,外長阿爾伯托‧羅慕洛甚至請求上帝幫助阿羅約帶領菲律賓人渡過財政難關:“願主保佑她,鼓勵她勇往直前。”但有一個問題:上帝似乎沒有聽到人們的祈禱。

人口暴漲

上世紀50年代,菲律賓是亞洲經濟發展最快的國家,世界銀行稱其為未來經濟強國。但半個世紀過去了,用國防大學政治學教授隆美爾‧班羅伊的話說,菲律賓沒有發展成為經濟發達的國家,反而成了“亞洲病夫”。

首先讓我們看看該國的人口增長情況。菲律賓如今已成為世界第12人口大國:到2004年底,該國人口將達到8400萬,而且人數還在繼續增加。菲律賓人口的年增長率為2.36%,到2033年,該國的人口將翻一番,到2042年可能達到2億。與其他東盟國家如印尼(1.6%)、泰國(1.3%)的人口增長率相比,該國的確實高很多。實際上,1965年時泰國和菲律賓的人口總數持平,20年後,泰國的人口增至5200萬,菲律賓的為5500萬人;2004年,泰國的人口達到6400萬,而菲律賓已逼近8400萬。著名的菲律賓新聞調查中心執行主任希拉‧科洛內爾說,“未來9年我們不可能制定人口計劃生育政策,因為阿羅約是個虔誠的天主教徒。她不會改變政策。部分解決辦法是私營部門接管避孕用品的銷售。”

菲律賓是個年輕人占多數的國家,21歲以下的人口占50%,該國面臨嚴重人才短缺問題。據國會議員吉爾伯特‧勒姆拉透露,最新資料顯示2003年每28493人只有一名醫生;每16986人只有一名護士;每5193人中有一名助產士;每29746人只有一個農村保健站。菲律賓每年需要增加9000名教師才能應付新招收的學生。

造成醫生、護士和教師短缺的原因是菲律賓向海外輸出大批勞工(這些人被稱為海外菲律賓工人-OFWs)。前參議員兼副總統候選人萊加爾達哀嘆菲律賓人在國際上“地位卑微”。OFWs多達800萬,這當中有250萬已成為外國永久居民,但絕大多數還是登記的或非法海外勞工,他們中至少50%是女性。如果沒有這些海外勞工,菲律賓的經濟可能早就崩潰:他們每年寄回國的錢多達80億美元。

似乎很難相信在經濟蓬勃發展的東亞,菲律賓的人均GDP正在下降。1996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之前)該國的人均GDP達到歷史最高點,為1180美元;1999年為998美元;而2003年降到953美元。而泰國則從1999年的1876美元增至2003年的2322美元。去年至少有2700萬菲律賓人(占總人口的三分之一)每天的生活費不到1美元,這點錢少得根本無法維持他們的基本食宿需要。根據2002年國家統計辦公室的報告,這一年有340萬菲律賓人失業,460萬人未充分就業。如今普遍認為至少有1000萬菲律賓人失業或未充分就業。國家債務大約占GDP的85%。隨著石油加價,菲律賓的貧困狀態預計會進一步惡化。

財政緊縮

阿羅約如何應付這場金融危機呢?在馬尼拉,從馬拉坎南宮到國有公司都大力提倡“緊縮開支”。許多菲律賓人對此感到擔心是可以理解的,參議院少數派領導人民眾黨參議員皮門特爾也這樣認為。對絕大多數窮人來說,這意味著做出更大犧牲:阿羅約通過新聞秘書伊格納西亞‧本耶暗示在經濟“復蘇”之前不會加薪。《馬尼拉公報》評論員、前獨裁者馬科斯的新聞秘書克裏斯托瓦爾指出,“真正恐慌的是那些依靠工資生活的人,因為物價上漲了,但他們卻得不到加薪。”不過人人都想幫助國家擺脫困境。本耶沒有接受《亞洲時報在線》的采訪要求,他告訴要求加薪的工人他們應該為自己沒有失業感謝上帝才對。

阿羅約著裝簡樸,她努力使人相信她是說到做到的。目前她大力提倡菲律賓的第103號行政命令-詳細說明瞭一系列開源節流的措施,包括禁止到國外和地方旅游,在國營公司和機構工作的高層管理人員沒有加班費。那些不節儉的人一概被開除。至于68437部政府車輛理論上講已完全受監控:不准用公車到商場購物或周末度假,甚至發動政府工作人員捐款:每名警員都應向政府捐獻一天的工資(5美元多一點)。警察局長高興地說如果個個警員都這樣做,那他們就能為政府籌集到45萬美元。參議員皮門特爾則認為,這樣做只會使那些卑鄙的警察從民眾那裏搜刮更多錢財。

馬拉坎南宮還決定將給每個選區的7000萬比索“政治撥款”削減38%。眾議院議長德貝內西亞誓言2005年的國家預算將完全取消“政治撥款”。曾在上屆菲律賓大選中與阿羅約角逐總統寶座的參議員賴克遜對此項決定表示擔憂,原因是貧困城鎮急需這些資金改善它們的水利系統、道路和其他重要工程。

除了節省開支,阿羅約還四處活動引進外資。最近她攜全家,包括第一先生邁克‧阿羅約到中國度假,當然一切費用由華裔菲律賓商業大亨陳永栽支付。阿羅約此行為菲律賓引進據說10億美元的投資和長期低息貸款。阿羅約得意地說,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樂意促進中菲雙邊貿易,因此“雙邊貿易從無到有已達100億美元”。她還吹噓自己此行的成果:“我們達成另一項協定,在未來5年內將雙邊貿易額增至200億美元。”

與中國穩固的夥伴關係對菲律賓擺脫財政危機是必要的;想想看數百萬中國人都準備去擁有8000個島嶼的菲律賓旅游。而且,與中國合作的最大好處是可以解決數百萬技術熟練、能講一口流利英語的通信、建築、工程、教育、環境、金融、衛生、旅游和運輸專業人士(很多都失業)的就業問題。

民間不滿

麥卡蒂商業區的半島或香格里拉大酒店的自助午餐的氣氛對判定馬尼拉的商業前景很重要。事實上,當地商業前景更黯淡。正如當地一名廠商所說的:“銀行不再貸款給我們。它們寧願買國債和政府債券,因為回報率很高且沒有投資風險,而且不會貶值。”其他商人抱怨說,菲律賓人要想獲得外幣貸款必須比馬來西亞或印尼付出更多。一名銀行分析家說:“阿羅約缺乏如何解決財政和經濟危機的短期或長期策略。時至今日我仍沒看到一個解決危機的周密計劃。”

許多菲律賓商人都批評馬拉坎南宮整天在那裏發表駭人聽聞的財政危機演講。提到泰國或馬來西亞,菲律賓商人承認其他東盟國家也借了很多外債,但至少他們修了高速公路以及改善了教育體制。一名憤怒的教師指出,“我們在教育領域的最大成就是公立學校的文盲增加了。”

商人還抱怨政府不打擊走私。汽車裝配商抱怨他們一年最多只能銷售10萬輛汽車,而人口較少的泰國卻能售出50多萬輛:他們依然盼著政府頒布禁令限制進口二手車。一豐田汽車經銷商說,“我們一直游說美國和日本汽車公司在這裏建立亞洲製造中心,但顯然他們更喜歡泰國。我們失去機會的原因是我們的市場沒有購買力,加之這裏走私猖獗。”

一美國商務代表團稱贊阿羅約為應付危機采取的“果斷措施”,但當地商人質疑為何這些措施沒有解決正在形成的菲律賓另一大災難:2007或2008年的權力危機。一名商人指出,“由此可見對美國投資者有益的對菲律賓投資者來說未必有利。”這與雷莫裏諾在獨立網站Bulatlat上發表的看法不謀而合-阿羅約非常親近美國總統布希,原因是華盛頓在菲律賓5月總統大選中鼎力支援她:“美國才是真正的決策者……沒有華盛頓的支援,沒人能入主馬拉坎南宮。”

不過一致的看法是自馬科斯時代起危機就已出現了,這是馬科斯獨裁統治的後果。馬拉坎南宮的豪言壯語對解決危機絲毫不起作用。但有一個政治精英們永遠不會公開承認的“不光彩秘密”:馬科斯、阿基諾、拉莫斯、和阿羅約政府之間有緊密聯繫,無法打破菲律賓這個發展中世界中貧富懸殊最嚴重的國家之一的階級結構。

選舉政治

人們完全相信阿羅約真正想采取緊縮開支的措施挽救國家嗎?這很難說。據一獨立智庫-社會氣象站透露,她的信任指數只有48%,而且還在繼續下降。這主要與5月總統競選發生的事情有關。

國防大學的班羅伊指責說,“菲律賓大選只是菲律賓精英爭權奪利的公開游戲,而不是辯論國家發展大計的途徑。”這是因為菲律賓人隨遇而安,競選變成一種盛大節日或政治表演。班羅伊指出,“菲律賓選民參加選舉與他們參加鬥雞、拳擊賽、籃球賽、節日慶祝和選美比賽別無兩樣。大選就像一次盛大的運動會或音樂會。”菲律賓新聞調查中心的科洛內爾也做出同樣的分析。

因此5月選舉(這是自1986年恢復民主後的第四次總統選舉)是一個盛大節日,阿羅約、前武打明星費爾南多‧波伊以及埃德阿德‧維拉紐瓦都有參加。自詡曾在哈佛大學攻讀經濟學的阿羅約是前總統迪歐斯達多‧馬卡帕格爾的女兒。她率領執政聯盟K4黨(用純菲律賓語來說是娛樂型的,K4是從臺灣一男子流行歌唱團的首字母所寫複製過來的)與對手角逐總統寶座。娛樂政治使菲律賓前動作明星埃斯特拉達登上總統寶座,其子因戈伊今年5月當選參議員。如今參議院至少有三名像加州州長施瓦辛格一樣的參議員。

前動作明星波伊是埃斯特拉達的密友,他除了提出一個含糊不清的“團結菲律賓人民”的政治口號外,沒有明確的施政綱領。但這並不重要,因為他贏得了電視和電影觀眾的選票。馬尼拉大主教羅薩雷斯對競選很是不滿,他甚至說過去58年裏菲律賓最具破壞性的部分就是政治。

1986年第一次“人民力量”革命推翻了馬科斯的獨裁統治(印尼群眾從中受到激勵,于1998年廢黜了獨裁者蘇哈托);2001年第二次“人民力量”革命把腐敗的埃斯特拉達政權趕下臺。在兩次革命中,天主教會都發揮了重要作用-動員數百萬人改變菲律賓歷史進程。但如今的天主教會沒有一個值得信賴的人:它幾乎根本沒有想過為期4天的軍隊支援的平民起義的含義-其實是一次政變,于2001年1月把阿羅約推上總統寶座。流氓埃斯特拉達從未正式辭去總統職務,現在依然聲稱自己被“劫持”。他現在被軟禁在一個看管不嚴的軍營裏。至于天主教會,它已陷入危機,牧師人手不夠,進步主教面臨臨時禁令。

對馬尼拉周邊地區,特別是附近的貧困地區的非正式調查表明,民眾普遍認為5月總統選舉的勝利也是偷來的。波伊依然對選舉結果提出質疑。而且,民眾根本不歡迎她接替埃斯特拉達出任總統。

菲律賓人已有3年多的時間判斷阿羅約是否稱職。她2001年1月上臺時明確提出四點:一)在10年內消除貧窮;二)提高道德標準並改善管理;三)實施真正的政治改革並“與人民對話”;四)領導發揮楷模作用。

菲律賓2000年的情形與2004年的沒什麼兩樣。人均GDP增長率只有1.8%,達到10年來最低水平,由此看出該國經濟增長緩慢。阿羅約政府與亞洲發展銀行(總部在馬尼拉)簽訂一項所謂的貧窮夥伴協定,但該計劃最終還是以失敗告終。到2002年,失業率已從10%增至11.4%(目前為11.7%)。工人沒有獲得加薪。

阿羅約的民意支援率下降。于是她提出“強國”理念-這是一個重復了千遍、令人作嘔的空洞口號。阿羅約求助于菲律賓政治原有的那一套-任命一些狡詐的人擔任重要職務,把每個成功的政府計劃裝扮成仁慈君主的個人善行。2003年人均GDP增長率從2.4%降到2.2%,菲律賓成為10個東盟成員國中人均GDP增長率最低的國家。決定國民生產總值增長的主要因素依然是OFWs的匯款增加。外國直接投資從2002年的18億美元銳減至3.19億美元,究其原因是政治不穩定、基礎設施落後以及腐敗猖獗。

在阿羅約連任100天之後,菲律賓依然前途無望。阿羅約的民意支援率依然只有48%,而且在繼續下滑。55%的菲律賓人依然認為阿羅約在5月選舉中取得的勝利是偷來的。

歸罪窮人

馬尼拉市政發展當局(MMDA)是官僚腐敗的溫床,它甚至可能比市政工程和公路建設部門還腐敗。這兩個機構總是相互指責對方應為馬尼拉惡劣的市政狀況負責. 但一些MMDA官員似乎知道某些8400萬菲律賓人不知道的事情。一名埃斯特拉達政府時期的官員曾經說過,菲律賓人很富有,因為他們有很多垃圾。如今阿羅約政府的MMDA官員發現首都“無法控制的洪澇災害”是由城市貧民和他們的垃圾造成的。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講,阿羅約可能是正確的:發動消滅貧窮的戰爭是毫無意義的。畢竟,窮人對整個混亂局面負有責任。事實並非如此,這一點我們那將在下一個系列裏解釋。

根據菲律賓新聞調查中心的調查,“窮人的選票具有決定意義。”中產階級和菲律賓精英總是忽略這些窮人,但他們似乎覺察到了可怕的錯誤。持續縮小的菲律賓中產階級認同保守的統治精英的大部分價值觀。他們也許會努力增強他們的政治聲音,但對根本改變肯定沒興趣-而這種改變對坐在火山口上的菲律賓社會來說是絕對必要的。

第一次“人民力量”革命推翻了腐敗的獨裁者馬科斯的統治;第二次人民革命推翻了埃斯特拉達政權。有人說第三次溫和的人民革命已經爆發了-2001年5月,埃斯特拉達的支持者聚集在一起幾乎包圍馬拉坎南宮。考慮到民眾絕望的程度,第四次革命很可能在兩年內爆發。(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財長憂心恐怖組織窺覷澳大利亞
李昌鈺抵菲參加亞洲鑑識科學年會
菲國發生爆炸事故  一死三十傷
菲國今年前八個月預算赤字較去年同期減少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