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貽春:無害的行動自由是社會前進的原動力(四)

鄭貽春

標籤:

【大紀元1月30日訊】
(6) 公民們參政議政的權利及其保障的問題
關於參政議政,前面已有詳細論述,在此只是說明參政議政是實現廣義的人民自治的表現。人民政府也不過是人民自治的政府,廣泛的地方自治又是人民自治的一個極爲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內容,而集權和極權又是與民主原則徹底地背道而馳的,是專制和暴政的溫床。地方分權而治,實爲民主政府的題中應有之議。各地區的經濟創制權、法律創制權、教育創制權、科技創制權等等應當爲解決本地區的社會發展問題提出適合於各種不同實際情況的頗爲有力的戰略決策與戰術方法。

爲使極權專制的非正常化的社會生活得到改變,爲使未來的公民們在自身的生活中行使監督政府的職責和義務,就必須提倡人人參政議政的權利及其實現,並應建立相應的制度保障。

要把重大的問題交由人民進行討論,要改變密室政治的不良狀況,要把密室政治轉變成公開政治,要使人民知道重大事情的一切來龍去脈和固有內容。要建立“國家生活重大問題全民討論法”那樣的法律機制,誠如蘇聯前不久所通過的這類法規一樣。

(7) 愛與被愛的權利
這是每一個人不可剝奪、不受追究的、天然合理的神聖的權利。對於這種權利的任意的、哪怕是微少的剝奪,也是對於天賦人權的公然無理的踐踏。可悲的是,這種權利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被無理地踐踏過不知有多少次,不知由此而釀成了何以慘烈的悲劇。愛與被愛竟不能自主,這不是什麽危言聳聽,而是無情的、連綿發生的事實。男女情事在閉鎖的、尤其在封建時代的國度裏向來都是談虎色變的,向來都被認爲是大逆不道、有悖天倫的,所以有媒妁之言、父母包辦等等。現行的諸多表現雖然業已有了可觀的進步,但從總的趨勢看,不過是高級化了的媒妁之言和父母包辦而已。戀愛的自由有無數的框子在套著,所以也難以形成自由戀愛。衝破愛的羅網,以純真的感情爲基礎,砸碎愛的枷鎖,組建愛的新思維。這就是現代意識所形成的有別于傳統的戀愛觀。

對愛的封鎖,一直是我們這個封建社會,包括社會主義社會的固有特徵,幾千年來,概莫能外。對愛的壓抑,也就是對於人性的壓抑,也就是蔑視人性之所爲,也就是極不道德的舉動。由此而形成的對於社會的擴大化的壓抑使社會的精神處於普遍的陽萎和陰冷之狀態,沒有活力因而成爲社會的、也成爲人自身的第二特徵或第二性征。勉強維持的家庭以及所謂的“愛情”名存實亡的、同床異夢的伴侶無處不見,這樣的生活又怎麽能稱作是真正的人的生活?

不以愛情爲基礎的婚煙是不道德的,但現在我們卻不能不指出有多少人是沒有這種基礎的呢?可以說相當多、很普遍。我們甚至在個人的感情的私生活中無處不經曆著行政手段的強制性的或非強制性的帶有恐怖味道的干預和干涉,這究竟是正常的還是非正常的,也許有諸多看法,但有一點的確應當明瞭,私生活畢竟無涉於行政手段以及其他方面的政治生活,所以行政手段對於私生活的介入只能敗壞人的正常的私生活。

愛情在通俗的意義上講,就是由於男女相互的愉悅和情感上的共鳴而引起的人的身體上的物理的和化學的變化,其實是沒有什麽神秘的,如果僅僅從生理學和解剖學的角度來分析,但倘若從心理學和社會學的角度來看,愛情卻又是神秘莫測的和豐富多彩的。人除了物質和精神産品的自我滿足的生産之外,還與自身的種的延續,亦即人的自身的生産有關,還得有人的自我生産,亦即由愛情所引起的性的結合及其所由産生的種的繁衍。隱晦物質的、精神的和種族的生産的快樂,乃是違心之論調,是不符合生活的客觀實際的。性的快樂,即男女雙方在自願結合的基礎上所從事的造愛活動,不但不是卑鄙、羞恥的,而恰恰相反,是一種神聖的、可望而可及的天倫的幸福之造化。靈與肉的純樸而自然的、非功利目的的結合,是很難尋覓的世間奇景,這是愛的極致。古來愛情多磨難,心心相印難上難;珠峰要是攀得上,那也難於上青天。這正是對於愛情進行真摯描述的古往今來的中外藝術作品所透視
出來的偉大理想的破滅性反思的結論,同時也是生活的相當多的實際場景。

爲了揭穿封建衛道士的虛僞面孔,同時也是爲了恢復人的天真無邪的本來面目,佛羅伊德有力地開創了“精神分析學”的一代先河,開宗明義地把人的固有心理和內在的小宇宙的有關活動昭示出來,以警世人。他的有關人的性心理的分析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從而使人的本來面目得以完全的呈現。他對於個人的性心理的分析是以往的精神病學、心理學和其他關於人的內心活動的研究科目所欠缺的,他的貢獻對於文學藝術的創作活動尤其重大。縱然不能說他的學說盡善盡美,但至少可以認爲,他的歷史地位是無可取代的。

人的自身的解放事業向來都是以破除封建壓抑的禁錮主義爲特徵的,其中恐怕也包括人的愛情觀的徹底變革,其中恐怕也包括對於性壓抑的破除在內。文藝復興時代對於中世紀的大膽無畏的挑戰就是以個人的解放爲發端的,其中極爲重要的是沖破了神權教會對於人的性壓抑的禁錮主義的囚籠,而對於人自身的一切,當然也包括對於人的性本身的熱情謳歌。通過解放人的自然力的本性,而解放人自身的思想;通過解放人的思想,進而解放社會生産力;通過解放社會生産力,進而推進人類文明的向前發展。

現實的中國社會對於性的沈重壓抑是一種決非正常的現象,也必定是一種短暫的歷史現象,性的解放,恐怕是想愈越而愈越不了的社會發展的一個必然階段。性解放實現的程度,是以愛情的非功利性爲準繩的。也就是說,如果性解放是愛情的自給自足的方式,那麽這種性解放也沒有什麽危害,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了。對於性學的研究,將如同對飲食的研究一樣,是生活的一個不可缺少的內容。性心理學、性醫學、性育學、情教育學、性美學、性社會學等將是未來不同的學科分枝和技術內容,它們將擔負起解決人的有如飲食、睡眠一樣簡而又複雜的社會和人的自身的一系列問題的重要職能。

(8)信仰的權利
信仰權是人權的極其重要的內容。它能夠卓有成效地支撐人生,並賦予人的精神以非同凡響的、超凡脫俗的意義。只要是非暴力的信仰,就應該允許其存在。對於講究積德行善的宗教,國家不應該以無所不在的強制力施以殘酷的鎮壓。宗教信仰,能夠有助於社會生活的自律、秩序化和法律的內在化。因而從這種意義上講,宗教可以說是法律的助手,也可以說是社會穩定的添加劑。無論講普渡衆生、大慈大悲的佛教,還是講博愛、講四海之內皆兄弟、講我們都是主的兒子的基督教,抑或是信奉聖母瑪麗雅的天主教,可能還有其他種類的講仁義、講平等、講友愛的宗教,都是倡導良知、維護人性、追求和平、向往文明的非常值得肯定的好東西,都是一個文明的現代化公民社會所必然具有的令人賞心悅目的好東西。人活在世界上是不能沒有信仰的。信仰非暴力的宗教是無罪的。無罪的信仰是只宜提倡與鼓勵的,是不應該被國家強制力以任何名義肆意妄爲地鎮壓和取締的。就這個問題,我們不是沒有過深刻的甚至慘痛的歷史教訓的。但願從以往的歷史悲劇中我們能夠清醒過來,以開明達觀的態度充分地尊重人的不可渺視、不可否定、不可取締的信仰以及信仰自由權。(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章天亮:慈悲與懲罰
【人物真相】楊慧妍:中共金融爆雷的犧牲品?
馮睎乾:彭定康仗義執言
【名家專欄】摧毀共產主義從各州開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